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走进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采访,在这里了解到,许多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诊治艾滋病、肝病、肺结核等疾病患者。
12年做了1200多例手术
冯秀岭从事外科手术12年,他已为艾滋病患者做过1200多例手术。
冯秀岭说,近年,艾滋病人需求大,普外科手术多。经常一天数台手术,有时晚上临时还得急诊,来不及休息,又要参加肿瘤内科的会诊……
“前年7月17日,我在做一台艾滋病手术当中,不小心被针扎到了手,不幸造成了职业暴露。”冯秀岭说,“我紧急吃了28天的阻断药,药的副作用很大,让人虚脱。在服药期间,我还是坚持为两名艾滋病患者完成了手术。”
从2002年为一名艾滋病合并直肠癌患者做手术起,冯秀岭已走过12年。“若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冯秀岭说,“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例手术患者是一名51岁的女教师,她1995年因子宫全切手术感染hiv,来到医院时,已经是直肠癌晚期,合并低位肠梗阻,腹胀如鼓,疼痛难忍。”患者找过不少医院,都不能接收,无奈求助省卫生厅,最终,冯秀岭被指派负责手术。
医生赵清霞说:“很多艾滋病人就诊前有很大顾虑,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怕受到歧视,有的艾滋病人放弃了就诊治疗。无论是门诊还是病区,我们都会有意识地保护病人的隐私,消除他们的顾虑。”
“艾滋病区两个科室,共住了90多位患者,我们感染一科就住了50多位。”赵清霞说,“近年,性传播成为医院接收最多的患者,其中大部分因为是同性性行为染病的。”
“在这里住院的大多是晚期重症患者,通常伴有肺结核等并发症,传染性很强,所以进入病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其实,见到艾滋病人无需紧张,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并不可怕。”护士长蔡艳说。
不让病人“就医难”“手术难”
“不是我不给你看病,是我看不了你的病,没这个技术。”艾滋病、骨癌患者小童被一些医生拒绝治疗。
为此,她请求医生再给上海一家医院发去她的病情会诊单,结果远程医疗也杳无音信;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肺癌患者陈胜求医时,在一些医院遭遇“就医难”“手术难”。
“推诿拒绝艾滋病人的不是个别医生,特别是艾滋病癌症患者求医做手术更难!”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处的孟林说。
“如今,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癌症患者,在我们医院不会发生‘就医难’‘手术难’问题!”医院负责人许金生说,“我们医院建立传染病学科多层次医疗专业运行体系,破解了艾滋病癌症病人遭拒的难题。”
50多岁的西安艾滋病患者张先生,前不久又患上了胸腺癌,他到这个医院诊治……在这里,张先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超出“预期”。
记者采访了解到,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为满足患者救治需求,在传染病医院增设、扩建了肝胆外科、移植外科、骨科等6个科室,重点装备了介入科、血液净化科,建成了正负压转换层流净化重症医学科,形成了艾滋病、结核病、肝病3大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多学科体系。新华社记者闻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