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建筑工地飘起“红丝带” 防艾宣传进工地

  • 云南网
  • chain2012
  • 2014-12-30 13:31:43
       在今年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北京首家接诊艾滋病患者的佑安医院考察时强调:“凝聚各方力量,继续抗艾攻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头号疾病之一,而且在我国蔓延传染速度之快实在令人惊心,目前正向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扩散。因而“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就成为全社会防艾之主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仅戴着“有色眼镜”看艾滋病人,更在行为上与艾滋病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于艾滋病病人,我们应该关心,对于落实防治艾滋病的举措,一定要加大,再加大。对此,本报特策划“防艾”系列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爱艾滋病病人,支持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握手会传染艾滋病吗?”

“平时共用脸盆会传染艾滋病吗?”

“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吗?”

“不会!”在建水县泰和花园小区的施工工地上,面对一连串的提问,工友们对答如流。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防艾知识的问卷调查中,农民工的知晓率已从原来的10%提高到80%。”建水县防艾办工作人员秦伟说。

刚开始觉得是“丑事”,不好意思了解

早在2005年,建水县防艾办就联合县住建局、县计生局等多家单位的工作人员,走近农民工群体,进行防艾知识宣传,当起了特殊的防艾宣传员。

由于农民工多数处于性活跃年龄期又远离家庭,再加上流动性大、学历低等各种原因,这一庞大的劳动力流动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袭。

秦伟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到农民工人数较集中的建筑工地进行防艾宣传,工地上工友们长期在一起,没事时总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只要防艾宣传做到位,防艾知识便会在工友间迅速传播开来。

“每个建设项目开工之前,都要进行施工安全培训,这时我们就会把防艾知识融入施工安全培训中共同培训。此外,全县每季度召开1次的安全工作会以及工地上不定时的工作会议都融进了防艾知识。”建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副书记陈应红说,起初向农民工讲授防艾知识时,他们总认为是丑事,不好意思去了解,一些女工友甚至要求换话题。

防艾宣传工作的起步是艰难的。让陈应红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他们拿着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到工地派发时,不少工友在接到安全套后,就像摸到烫手山芋,直接丢掉;有的工友甚至满脸通红,绕道走开。

近10年的时间,这群特殊的防艾宣传员总利用特殊的节日到工地发放防艾宣传资料,并将宣传资料用简单易懂的漫画形式表现;在建筑工地显眼的地方张贴防艾标语;在每次巡查或检查建筑工地时,安排防艾知识讲座……耐心细致地工作,换来了可喜的成绩。

他们更需要防艾知识和保护

“在今年的‘12·1’世界艾滋病日那天,我们带去各工地发放的防艾宣传资料以及安全套被一抢而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陈应红说,现在农民工们的防艾观念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农民工甚至会主动到住建局找他们要防艾宣传资料以及安全套。

浦同儒是泰和花园小区建筑工地上的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和防艾知识的宣传,农民工在防艾观念上的转变他深有感触。“以前和工友们讲防艾知识,他们总羞答答的。现在他们会主动要求补充防艾方面的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都有了正确的认识。”

加强农民工流入地防艾教育的同时,输出也不能松懈。建水县防艾办还联合县疾控中心、县农培中心等单位,将防艾知识纳入劳务输出职业培训的内容。

“随着近几年劳务输出的发展壮大,我们还把艾滋病知识纳入劳动者行前培训内容,从源头上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秦伟说,通过培训,能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对防艾知识的知晓率和预防能力,使参训人员在打工期间做到洁身自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红河日报 记者 杨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