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公考面试热点:驱离艾滋病儿童为哪般

  • 京佳教育
  • chain2012
  • 2014-12-30 13:12:35
 【相关材料】

  据人民网报道,12月7日,就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要将村里一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

  很多网民条件反射式地认为:村民“歧视”艾滋病患儿,思想意识落后。其实,这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基层艾滋病防控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其复杂、棘手程度,远不是一句“除了性、体液和母婴三种传播方式之外,其他正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科普所能概括的。公众不能只高高在上地指责草根村民“观念落后”,这无益于社会化解决艾滋病问题。

  坤坤的身世非常不幸,他现在跟爷爷生活在一起。坤坤的妈妈在村里生产之后,父母就先后离开了村子。2011年坤坤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之后,在外打工的坤坤父母再也没有回来看望他,也没寄过生活费。现在,坤坤主要靠政府给的每月600元生活费为生,祖孙两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中。而且因为艾滋病,已经达学龄的坤坤也不能正常入学。又因为不能读书,孩子正在滑向反社会的深渊中。

  按村民的描述:坤坤放火烧过邻居的干草堆,甚至点过油井,还偷过邻居的钱和手机,这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在村民眼中,年仅8岁的坤坤已是“一颗定时炸弹”,于是有了村民“联名”赶走他的一幕。

  【面试预测题】

  近日,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将一位携带艾滋病毒的8岁儿童坤坤驱离出村,网友纷纷指责这些人的冷漠歧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京佳解析】

  以驱离,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作为对一个8岁患病孩子处理的收场,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很容易的,我们把事情归结为村民的冷漠、歧视、无知、对艾滋病思想认识的落后,进而得出政府在科普知识宣传上做的不到位的结论。但是,我认为这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既然事件能被报道出来,那么我相信村民对于艾滋病的传染基础知识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我们不得不归结出另外一个词——无奈。

  当然坤坤的被驱逐不仅仅是由于艾滋病本身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困苦及教育上的缺失,使得坤坤即使不被“驱离”,其也已经被迫游离于正常人的范围之外,很显然,国内相关现象绝对不仅仅限于坤坤一例。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对艾滋病防治、关爱的社会系统工程的缺失。

  相应的,除了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外,应更多地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到对这些患者的关爱当中。在此,套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在防艾抗艾征途上,我们需要汇聚起更多闪耀的星星,照亮夜空,让艾滋患者前行的路不再孤单。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