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艾检”产品全线国产化
- 人民政协报
- chain2012
- 2015-06-03 08:05:50
艾滋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约为3500万人,其中75%集中在15个国家。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整体呈现低流行趋势,但因为人口基数大,我国也成为这15个国家之一。因此,艾滋病防治在我国依然刻不容缓。
在‘十五’末,‘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和带动下,我国已实现艾滋病检测产品的全线国产化,无论是检测试剂,还是检测仪器,都在近10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齐全、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全面国产化的大跨越。
10年填补多个空白
从一个单一病种来说,艾滋病在国内受到的重视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我国的艾滋病检测产品才有了突飞猛进的量产和质的飞跃。
“十二五”期间,通过重大专项的支持与带动,艾滋病检测相关全线产品国产化,初筛试剂质量进一步提升。确证、新发感染检测、CD4细胞、病毒载量、核算自动提取工作站等,极大地丰富了HIV检测产品的种类,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成果,同时也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并形成了互动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
挑战仍重重
“虽然产品全线我们已实现了国产化,也就是说,艾滋病需要的任何一款产品我们都已经能够生产,但我们的技术推广还差很多。并且,在某些方面国产产品跟进口产品相比还存在差距。”蒋岩说道。
比如,目前国内艾滋病检测用的质控品(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主要为国外进口产品,不仅价格高而且存在试剂货期长、服务滞后的问题,因此进行该质控品的研发并实现国产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用于艾滋病治疗监测的流式试剂和高敏感度核酸检测试剂长期被国外企业所垄断,2014年部分产品已实现国产化,但国产试剂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十分艰难。要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的突破,还需要我们的国产企业在产品的宣传管理、市场化等方面继续创新。
在技术能力方面,国产检测产品也还和进口产品存在差距,比如低频突变检测能力不足问题,以及检测系统的便捷性有待提高等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有专家建议,除了需要企业方面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从而提高产品的监测能力,还希望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优先使用国产产品。“公共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就应该优先支持国内企业发展,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我们这些检测产品作为科技部重大专项的课题产出成果,在研发过程中国家方面给予了很多扶持,在上市推广的过程中理应继续得到扶持,这样我们的创新成果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