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严峻 男男传播为主要途径
- 新民晚报
- 姜燕
- 2015-08-19 10:06:45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一份《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将一只粉色书包上挂着的红气球从我的记忆里牵扯出来,挥之不去。
《通知》起笔直言,“近年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部门间疫情信息沟通不畅,部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行文意旨清楚明白:事态严峻,严格防控势在必行。
我迫不及待地通读文件,盼望看到与男性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低龄人群HIV检测相关的字句,这种心情缘于两年前的一次采访。
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我前往四川宜宾寻找一位身患艾滋病的少年,意外获知十二三岁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开始有同性性行为的男孩并不罕见。他们通过QQ交友群等社交网络与外界男同性恋者接触,粉红书包上的红气球就出现在宜宾一个男同性恋者活动场地上。两三个闻讯前来的小男孩背着印有卡通画的大书包,背带上还吊着一只鲜艳的红气球,飘在半空中。这个场景虽是转述,仍令人心惊。12月1日,《寻找艾滋少年》特稿在本报刊出,将HIV感染者低龄化现象及问题首次推到前台。
近两年,“低龄化”成为媒体艾滋病报道的焦点,网上报道如《我区艾滋病“低龄化”趋势明显》(内蒙古)《艾滋病性传播向低龄发展》(北京)《要遏制艾滋病感染低龄化趋势》(《光明日报》)等,陆续出现;各地数据陆续公开,如“至2014年底,广州累计报告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例231例,年均增长46.37%”“2014年以来河北省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51.4%”“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我国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比例2008年为0.9%,2012年上升到1.7%”……
早在200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对有男男性行为者进行HIV检测时,已发现有的未成年人瞒报年龄前来检测,有高中生甚至初中生被查出感染HIV,这是之前罕见的现象。短短数年,小火苗已蔓延成灾。
两年前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行为干预室副主任的徐杰说,对未成年人检测及检测发现感染者后续如何处理,相关机构和人员也缺乏经验。的确,这不应仅仅是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如《通知》中所言,它是“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来自基层一线的调查报告和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及生活环境的举措。
当时的短期调查已让我了解到以下问题:
未成年人检测盲区。各地疾控中心只对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HIV病毒筛查,未成年人要检测须有监护人陪同,但孩子往往不愿告诉父母,所以这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一规定将许多未成年人置于HIV检测盲区。
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封闭的校园让“同性关系”变成一张蜘蛛网,只要一个感染了,就会感染一大片。学校男公共浴室还有“捡肥皂”的做法,即一个男同性恋者看上某个对象后,便将肥皂扔在地上,如果他捡起来,就表示同意,如有不知情的捡了,也可能被强迫发生性行为。
在社会中缺乏保护。有的成年人“同性”酒吧,青少年可随意进入;QQ和微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打开微信,找“附近的人”,便能发现许多男同性恋者,他们的名字中往往带有暗语;一些成年男同性恋者特别是中老年男同,有“恋童”心理,青少年易受其侵害。
缺少心理抚慰。被同学鄙视、孤立,心理压力非常大;从有第一次同性性行为开始,始终处于被感染的惊惧和担忧中;家庭因为他们感染艾滋病受到很大冲击,被街坊邻居孤立,使之产生强烈的负罪感,承受更大的压力。
不知艾滋病低龄化是否依然是文件通知的禁区,细读《通知》,我很遗憾没有发现想找的内容。它着重提到的对象是“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在学校但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成年人。对亟需保护的未成年人,《通知》仅以教育为主,要求“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落实各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措施,特别要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
病不因讳疾而自愈。《通知》的表述虽已远比2011年的文件明确、有力、可操作性强,但不妨再直白些,将问题提得更尖锐些,以引起地方机构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希望看到准确的、接地气的调研报告,以及控制未成年艾滋病感染者快速增长的切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