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遍布着对艾滋患者的歧视,这可能会刺激高危群体回避和隐瞒艾滋病状况,而防艾,首先就是要反艾滋歧视、男同歧视。
今天是2015年世界防艾日,防艾话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据新京报报道,疾控中心信息显示,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而湖南省卫计委日前发布数据:自2007年以来,该省大学生艾滋患者8年上升37倍。
青年性行为传播艾滋病,近几年来越来越高频率地见诸报端。回头看全国艾滋病疫情数据,青年学生感染病毒大幅度攀升的另一面,是全国范围内疫情总体控制在较低水平,这更加突出了低龄化性传播艾滋问题的严峻。
毋庸置疑,相对于传统艾滋传播渠道,如输血卖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母婴感染等,大中学生男男性行为等,已成艾滋病毒传播新的典型特征。相比起已得到相对有效控制的前者,艾滋感染在学生群体中的激增,也提醒着防艾须针对新形势进行有效布防,不能再对这一“多发区域”漠视或是回避。
就眼下而言,性传播被普遍认为艾滋病毒传播重要渠道,但在此类传播中同性传播占到多大比例,仍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社会理应当摒除对男同性行为成传播主渠道的歧见。
但现实中,艾滋借由青年性传播常见,跟教育缺失紧密关联:在防艾教育与性教育对接、反艾滋歧视等方面,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做得不够。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的随机调查就显示,90%大学生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不知如何正确预防。有的高校还拒斥防艾宣传社团与活动,性教育也处在畸缺状态。而多方位防艾教育的缺位下,学生群体对性行为的风险认知和主动防护意识必然不足。
而社会包括高校中遍布着的对艾滋患者的歧视,也成了反向激发因素。《艾滋病防治条例》保护艾滋病感染者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仍有些学校禁止已知的学生艾滋感染者住宿舍、在食堂吃饭等不会导致传染的行为,甚至将其劝退。最新建立的卫生部和学校的疫情通报政策,本便于学校参与对艾滋病的防控。可如果承担教育之责的学校都不能彻底消除艾滋歧视基因,那恐怕会刺激高危群体回避和隐瞒艾滋病状况。
这些人群在这样的压力可能就会在社交或性关系中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病情,从而增加传播艾滋的风险。但社会所要反思的问题则是,而是整体社会对于艾滋的歧视是否会形成一种负面激励。
艾滋病并非洪水猛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传染病,而其在年轻人中出现多发趋势,也是对以校园为阵地的防艾教育的鞭策。而防艾教育,首先就是要祛除艾滋歧视等方面多方努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多方努力,防艾才能避免“局部溃堤”的危险。在此背景下,针对艾滋传播的新特征,高校和公益组织、卫生机构等都应积极投身到防艾工作中来。对高校来说,首先就要营造去艾滋歧视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性行为“风险口”,并以相应课程设置对接引导之需,也完善心理互助、关怀性救济。而卫生部门、公益组织等,也不妨通过关怀本位形式、“进校园”方式提升学生防艾意识。而政府则要致力于消除艾滋患者就业等面临的各种歧视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