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广州中老年艾滋病患者明显增加

  • 广州日报
  • 严建广
  • 2015-12-04 09:22:02

  近几年江门艾滋病新增病例中  传播模式由注射吸毒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

  广州日报讯 (记者严建广)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昨天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统计显示,近几年,江门艾滋病新增病例中, 传播模式由注射吸毒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其中,2014年新报告病例中80%以上因为性传播感染,呈持续且明显上升状态,其中性传播以异性为主,占比从2011年的62.5%增至2014年的72.3%;此外,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数明显增加,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如既往有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婚外性行为,或出现类似性病症状的市民,尽快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同时日常生活尽量避免上述高危行为,如高危行为不可避免,建议尽量全程佩戴安全套保护自己。

  新增病例八成因性感染

  据市疾控中心统计显示,近年来,江门市艾滋病疫情缓慢增长,但2006年以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快速增长的态势得到了遏制,疫情增长趋缓呈小范围波动;与2011年相比,2012年、2013年、2014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分别增加11.7%、7.6%、24.0%;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1月~10月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下降11.8%。

  但是,统计也显示,江门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一些新的趋势:经性传播比例明显超过经静脉吸毒传播比例,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且速度快。统计显示,注射吸毒所占比例从2011年34.1%降至2014年的17.0%,而性传播比例持续且明显上升,其中,2014年新报告病例80%以上因为性传播感染;此外,在性传播中又以异性为主,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11年62.5%增至2014年72.3%。

  艾滋病传播转向一般人群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门市艾滋病传播已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统计显示,2014年新发现的感染80%通过性传播被感染,其中50%以上是经配偶间、性伴、朋友等非商业性行为感染。

  市疾控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性传播在艾滋病传播中比例大幅增加,一方面与人们的性观念较以往已发生很大转变有关,婚外恋、交换伴侣、一夜情、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已不新鲜,成为发生艾滋病、性病的高危因素;另一方面,国家禁毒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普及和新型毒品的出现,致静脉注射吸毒的人数减少,从而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HIV的比例下降。

  专家表示,异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上升,导致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风险加大,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干预难度加大,尤其是性伴侣越多的人,感染的危险越大;因此,需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及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同时个人要遵守道德,洁身自好,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中老年病例上升需重视

  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是,记者从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江门新增的艾滋病病例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特别是50岁以上老年病例逐年增加,尤以70岁以上突出。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在改变,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还存在,由于空巢、丧偶、配偶性能力下降等原因,部分老年男性通过商业性性行为满足性需求,但中老年人群往往缺乏防病意识,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地点主要是在出租屋、小旅馆和发廊等低端场所,安全套使用率低。面对老年艾滋病患者增多的情况,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并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引导其尽早进行HIV检测,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社会组织宣传预防艾滋病

  广州日报讯 (记者严建广 通讯员黎健斌摄影报道)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宣传日,为让在校青少年多渠道接触防艾相关知识,提升自我防护与保护意识,江门市侨乡妇女法律服务中心于12月1日下午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巡回宣传活动,吸引了师生近300人参与,现场人头簇拥,气氛热闹非凡。

  教授安全套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中,主办方邀请师生在吹胀的安全套上“为艾涂彩”,引导参加者接触和了解安全套,师生们都发挥了无限创意,有些画了可爱的卡通,有些画了不同线条的红丝带,还有人留言寄语的。社工也轮番上阵,通过模拟为“青瓜带套”向参加者逐一讲授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

  据悉,为了解市民认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情况,江门市侨乡妇女法律服务中心也通过网络发起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该活动将持续到12月13日,期间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入页面进行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