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公益行业的马太效应 艾滋病小城无法被“看见”

  • 金黔在线
  • chain2012
  • 2016-02-06 13:41:22

  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公益项目有了得以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呈现出很多种有创意的公益项目:儿童、文化保育、罕见病、环境保护、残障人士服务、社区发展等等等。可是从我的工作经历来看,似乎少了点什么。如果说公益关注弱势的人,这是我们能“看见”的,那“看不见”的弱势群体呢?这让我想到了我在公益行业工作时候,接触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不能被“看见”的人和事。

  在这篇文章正式起文之前,让我们了解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在临走前就分别交给3个仆人一锭银子,吩咐说:“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等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主任,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给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则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怕丢了,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拿出来奖励给第一个仆人。

  这个故事被不断的延伸和解读,最终被建构为社会学上所谓的“马太效应”,即:资本越多的,越能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本越少的,资本会越来越贫瘠。

   公益行业中的马太效应

  1 R市的艾滋病情况背景

  2012年年中,我在云南边陲的R城从事艾滋病防御项目。R城是云南西南角的一个小县城,人口20多万,因为靠近国境线,成了一个山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带,于是在那里慢慢发展出了一些冒险性的行业——毒品交易。邻国罂粟种植泛滥,政府又缺乏监管,因此在两国民间私下的交易中,毒品不断向中国蔓延。同事曾经给我讲过一件真事,在边境的小城,中学生所承受的教育压力并不比大城市小,因此很多学生上课打盹没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采取了比较“快捷”的方法,就是购买麻黄素(可参考百度百科了解这种药物)。学生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毒品,因为麻黄素被加工装饰成了红红绿绿的小丸子、小药片的样子,在菜市场就可以轻易买到。于是,小小年纪的学生开始接触毒品。在毒品的掩盖下,是因共用针具吸毒而传播的艾滋病,曾一度,R城的艾滋病感染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0多倍。在80年代末国家刚刚开始进行艾滋病检查时,R城就检查出几十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2 因艾滋病防治催发的公益组织

  不得不说在比起其他小城市的艾滋病防治方面,R市确实走在前列,除了政府层面的行动,如加强毒品控制和毒品走私打击力度,民间组织也逐渐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中来。R市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R市为艾滋病的高发区,这种病仍然被当地人认为是可怕的,因此感染者不敢公布自己的身份,担心被排斥;

  2)政府部门和疾控中心(CDC)的工作人员虽然掌握了部分感染者的资料,但是考虑到保密的原则和职业操守,他们并不能直接接触感染者;

  3)除了政府部门和CDC掌握的部分感染者资料,还有更多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他们选择隐藏身份,与其他感染者之间保持联系;

  4)全球基金和其他国际公益组织的催发等等。

  这些使得建立一个感染者和感染者之间的组织,方便开展工作的模式变得极其可行,这也就是R市防艾民间组织的起源。例如在R市CDC下挂靠的一个小组就是负责为吸毒感染者提供针头,以防止他们之间针具共用。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的就是吸毒感染者之间的联系,从一个感染者找到另外一个感染者。曾经为了防止针具共用,国家曾经严格控制针具,但这并没有使情况变好,反而让针具更不容易得到,从而加剧了针具共用的情况,因此小组的一个工作就是负责针具的发放和回收。

  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感染者不同的需求,让以同伴小组形式开展工作的草根不断成长壮大,从数量上看,不断增加。有的小组专门为被感染的妇女提供帮助,有的小组专门为已经发病的患者提供药物帮助,有的小组为感染者家庭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在2013年年初,已经有为跨境性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小组建立,并且R市的草根小组已经有数十家。

  3 R市公益小组面临的发展困境

  由于R市为边陲小城,小组组员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农村感染者,因此小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很多感染者汉语水平就是刚刚能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更不用说电脑打字,上网和联络。在我接触的项目中,所有的项目都需要电脑进行操作,如:项目计划书的撰写,提交,小组计划撰写和审批,这虽然不是影响小组工作最大的困难,可是这是影响小组以后发展最大的阻碍。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一切的能力提升都变得毫无意义。当小组无法获得资源,无法进行项目申报的时候,小组很有可能从一个组织变成一个人莽撞的行事,行为本身也从集体的公益行为变成个人的好人好事。更不要谈为他们培训机构的使命,远景,策略,规划了。当一个人连基本的电脑技能操作都不可能熟练掌握的时候,他的头脑足以思考机构的使命,远景,策略和规划这么虚拟复杂的事情吗?如果有,那么也只是存在于语言上的行为,在行动本身上,他们并不可以把逻辑性的思维转化为深远的支持性的行为。所以我一直觉得,适应未来公益的要求,就必须要掌握电脑技术。因为互联网时代,这决定着一个公益机构是否能适应未来公益的需要,组织的资源几乎都来源于这里。

  我曾经帮助过小组学习电脑打字,可是几个月过去,收效甚微。一是他们不愿意学,他们对于新兴的电脑完全没有动力去学,或者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工作,不过是拿张纸出来写字。二是他们学起来真的是非常困难。一个早上也不过少几百字,而且是让他们身心俱疲,这样的话,下午的活动基本上就无法开展。他们是感染者,高负荷的压力会让他们的身体情况每日愈下,这是我最担心的。于是工作中遇到羁绊不少。

  于是最近这两年来,我再也没有看到我原来工作过的小组的消息。我在网上看不到任何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群的消息。虽然我离开公益行业,但是也在一直关注行业里的事,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群体的消息。我看到过罕见病群体,下乡支教的大学生,家暴干预,老年人关怀,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儿童保护,微博打拐,儿童助学,社区发展,肝炎药物降价倡导,尘肺病防治,女权主义的倡导,防性侵,社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帮助聋哑人创业,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爱心联盟…可是唯独我看不到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中国边陲的一个小城吗?互联网时代,生活在一个小城与生活在闹市,有什么区别?亦或者,他们就是被“诅咒”的一个群体,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隐藏身份,而且还将会一直隐匿下去。可是身份的隐匿,如何被“看见”呢?资源呢?谁回来继续关注他们呢?

  哪怕我们还在悲情公益的时代,居然连一个悲情的机会都没有,这难道不是更加悲情的事吗?

  可是终究他们还是被淹没了,淹没在这个“多愈多少愈少”的马太效应下。

  前几天,忽然想起前同事,就拿起电话来问候下,她们还是挺好的,继续全球基金项目,项目书有模板,复制黏贴就好了。听起来,挺好的。我只能用“存在即合理”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这样做肯定有有原因的。

   公益组织在时代进步下的境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普天之下莫求“仁道”,万物皆平等;圣人也不用“仁道”来治理天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这就是时代的步伐,不偏袒任何人。如何跟得上时代的进步,是每一个人和机构在发展过程汇总应该去解决的。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丛林法则”,会有人说文明不就是保护弱者吗?是的,可是当弱者已经放弃前行的时候,又该如何?亦或者我们这样思考一下: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毫不努力,甘愿乞讨,对生活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一个耄耋老人,却还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你身上有1元钱,你愿意给谁呢?我愿意给那个积极面对生活的耄耋老人。

  也许,某些公益部门的死去,就是注定的事——“丛林法则”会继续在公益组织内部发挥作用。没有谁的资源不珍惜,当某些公益组织无法让资源动起来的时候,那么等待他们的唯有死神。或许转型,另当别论。

  对于我之前的组织,如果全球资金项目暂停,他们该怎么样维持机构发展?等待机构死去吗?或者那个时候再想办法?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