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有多难,凉山有多拼之三
——毒品艾滋阴影下的新生,“两大毒瘤”非拔不可
“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在不久前举行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总理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令。新华网推出“脱贫有多难,凉山有多拼”系列报道,以期用一个贫困地区的艰苦和奋斗来观照全国脱贫攻坚的挑战与希望。
为什么关注凉山?它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那里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长期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今天,凉山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的痛和变,折射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难和勇。它是一块扶贫“硬骨头”,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脱贫样本。
新华网成都8月29日电(吴俊凡)提起大凉山,很多人并不陌生。这里有闻名遐迩的火把节,这里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毒品艾滋病的重灾区。如今,经过多年釜底抽薪式努力,凉山实施的许多先进防艾模式,其中一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参考的成功样本。
凉山位于四川南部,512万人口,三面与云南接壤,6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几乎都是山地。其独特地理位置,使之成为“金三角”毒品贩运至内地的重要通道。1995年,凉山州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吸毒人员。至2015年9月,凉山州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38568例,其中现存活3万例。这一数字的变化,既展现了几十年来该地被毒品与艾滋肆虐的阴影,又彰显了凉山艾滋病筛查防控工作的任务之重与推广之艰。
毒品艾滋阴影下的新生
吸毒致幻,当街砍杀父母、劫持妻儿连撞多车……这是凉山州禁毒教育基地里面展现的一个个真实案例。
凉山曾是鸦片烟毒的原植地。上世纪50年代开展大规模禁烟肃毒运动后,凉山基本禁绝了毒品。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凉山成为境外毒品经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之一,毒品问题在凉山死灰复燃并呈滋生蔓延之势。
为此,凉山下“狠手”出大招。从2015年起,州四大班子分片包干,11个县市党政“一把手”任禁毒委主任,一次性通报挂牌整治60个重点乡镇;禁毒工作单独纳入县市党政绩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对考核不达标的综合考评等级自降一等,对连续两次考核末位的“一票否决”,对挂牌整治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
在大凉山,禁毒与防艾工作分不开。多年来,政府和民间力量都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政府,依靠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和延伸;民间,推广家支戒毒的发展,两股力量相辅相成,合力禁毒防艾。
重拳之下显成效。2015年,破案数同比大幅上升68.93%、抓获数同比上升57.62%、外流贩毒犯罪人数同比下降10.3%。尽管如此,凉山全州毒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禁毒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复杂。
相比2010年,2014年凉山州新发现的感染率下降了54.17%,病死率下降了50%,估计存活感染者/病人6.02万,环比增长率下降了3.7%。“十二五”期间凉山州的防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有效遏制毒品和艾滋病流行蔓延,凉山州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禁毒防艾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内部宣传,通过集中培训学习,设立禁毒防艾宣传专栏,共同观看禁毒防艾专题片等方式普及防治知识;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利用药品安全宣传月等时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设置宣传资讯栏,向公众发放各类禁毒防艾宣传资料,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药械监管,大力开展专项整治
充分结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针对凉山实际情况,2015年集中开展了“特殊管理药品专项检查”、“避孕套质量安全管理”、“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三项重点整治工作,确保药械质量安全。
突出美沙酮重点,强化督导检查
州局派遣督导组先后对西昌市、布拖县、昭觉县等重点县市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延伸点开展督导检查,进一步强化美沙酮药物储存、发运、使用的管理,防止药物流弊和滥用。
结合双联驻村帮扶工作,宣传教育深入基层
凉山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帮教扶贫工作组和第一村书记与昭觉县特布洛乡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对当地村民、学生集中开展禁毒防艾宣讲,送知识入户入校,尽全力做到“禁毒防艾”工作家喻户晓。
落实禁毒驻点工作职责,全面督促加强禁毒责任
选派青年干部深入布拖县禁毒重点乡基只乡开展驻点工作,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制定禁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驻点人员、乡镇干部、村组干部三级连带责任制。大力宣传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制度,发放禁毒防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播放禁毒微电影,全力推动禁毒工作可持续发展,引导全民参与禁毒。
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蓝图中,禁毒防艾已被列为扶贫攻坚重大任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彝区已改头换貌。
借力精准扶贫,禁毒防艾工作正如火如荼在凉山大地展开。我们有信心,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