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日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华红丝带基金,上海慈善基金会关爱艾滋病专项基金(上海关艾),共同举办“爱与生命”慈善艺术大展今天开幕。中华红丝带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谷彦芬女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呼吁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对艾滋病人的关注,以及对艾滋病的防治”中来。
艾滋治疗正向治愈阶段发展
画展《海上方舟--犹太人在上海》策展人Beck Elizer代表以色列画家向慈善艺术展捐赠油画
对艾滋病的治疗,正在向治愈阶段发展,而及早的介入治疗非常关键。本次慈善艺术展的发起人、上海市作家协会作家、民生问题专家卞秉彬表示,对传统观念来说,艾滋病非死即传染,然而现代医学的介入,实际上艾滋病的治疗工作已经进入治疗阶段、正在向治愈阶段发展。前年德国已经有首例病人治愈,今年澳大利亚已经宣布了他们国家零传染。“我们国家也已经能够做到,”卞秉彬说:“只要早检查,早服药,早干预,服药之后就会阻断传染性,并且也使病人本身得到生命的救助。一般而言,不是晚期病人不会涉及死亡。如今的死亡率都是因为发现不及时,治疗没跟进导致的。所以我们要让公众认识,不要恐艾,而是要关艾。”
据了解,现在艾滋病的高发区主要聚集在发达的大城市。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白领,特别是男同性恋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加很多。在卞秉彬看来,亟需在现代都市的年轻人中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应该对青少年的性伦理和性生活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
红丝带已经在防艾宣传的活动中设立了校园行活动,如何采取时尚化的、接地气的、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热衷参与的宣传活动形态,才是此次宣传工作的重点。“所以我们也将结合瑞丽这样的时尚媒体来共同推动此类宣传工作。”卞秉彬表示,“关艾的慈善组织将历史性的承接中国性道德和树立正确性价值观的责任。”
艺术让慈善与爱更深入人心
此次“爱与生命”艺术展汇聚了国内外的艺术家的爱心作品、慈善人士的捐赠,是集慈善、金融与艺术的三者相结合,也是“慈善法”颁布以来的一个创新。卞秉彬认为:“通过艺术品让慈善与爱更深入人心,同时也使艺术品有了新的高度。”同时,用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手段,也可以达到对年轻人价值观的规整与引领,使他们对爱,对生命建立正确的认识与尊重。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艺术展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的慷慨支持。其中有盲人艺术家黑天烁的油画和雕塑,艺术家南歌子的绣画艺术,还有77米超长由17种汉字书法方式撰写的世界上最长的书法圣经长卷。以及精美的已经失传的苗艺拉丝首饰等35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