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据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科崔振兴主任医师介绍,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所以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科学预防,减少成为艾滋病易感人群的机会十分重要。
高校学生呈增长趋势
中国的艾滋病人群感染的趋势正逐渐从高危人群(吸毒、男男同性恋)转向普通人群。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中男女比例的分析,女性HIV(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比例逐年增加。此外,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确实是有明显的增长,而造成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人数增加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不足、预防不够。
崔振兴介绍,高校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远,他们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结识“好友”,并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丝毫保护措施,从而感染了艾滋病毒。而这些没有进行防护措施的“易感人群”往往因为面子、侥幸心理等因素而抗拒自愿检测,从而不能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就诊时往往已经并发其他疾病。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中有很多是因为男性同性性关系的发生,在这些学生群体中男性性行为的发生过程仓促、性伙伴变化频繁,导致不少人对性伴侣是否患有艾滋病、是否应采取防范措施、事后自己是否染上艾滋病等情况一无所知。崔振兴表示,对于高校学生的性知识普及、艾滋病预防宣传等任务任重而道远。
抗病毒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来说,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HIV,可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
崔振兴介绍说,艾滋病治疗应该是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治疗及恶性肿瘤治疗等。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同时,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而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科学预防远离艾滋病
第一,避免任何无安全保障性行为。正常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应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完全暴露的性接触,这也是预防女性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第二,远离毒品。吸毒者经常会共用不洁针具进行静脉注射,或是为了毒品卖血,加上自身抵抗力差等原因,导致比较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第三,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包括文身、修脚等,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应该选择卫生合格的正规机构,避免因使用未进行严格消毒的用具,造成HIV病毒感染。
第四,注意月经期卫生。不要将卫生巾乱扔,造成血液污染。
第五,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医院接产人员应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污染源外泄。
第六,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科学就医,不要到非法诊所就诊,不仅会贻误病情还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