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珍霞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于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传染防治工作,从未间断。1992年,青岛市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时,那时她才20多岁。
按照国家要求,艾滋病病人每年需要随访两次,并为他们抽血化验体内免疫力水平,随时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关怀帮助他们,以减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降低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在与艾滋病病人接触的最初两年时间里,姜珍霞每次去他们家里心里都很害怕,甚至进门摸门把手时心理也怀着恐惧的心情,到了他们家里也不敢坐,只是匆匆把血抽完,赶快离开。姜珍霞的老公特别不支持她的工作,他感觉自从我做了这项工作后,晚上和节假日经常不在家,心理非常不高兴。有一次姜珍霞去一个艾滋病人家里时,正赶上他们家里没人,一直等到晚是10点多夫妻两才回来,姜珍霞进去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后,就把抽的血带回家,到家时已是晚是11点多,姜珍霞的老公一听说她把艾滋病病人的血带回家,就逼着她让她马上把血送回单位,他说艾滋病人的血放家里他没法睡觉。那时姜珍霞家离单位很远,她又把血送到单位,回到家时已是下半夜。姜珍霞的思想产生了动摇,不想从事这项工作了,感觉工作给她的家庭造成了不和睦,也使她个人身心疲惫。
姜珍霞经常去这些艾滋病人家里,他们也慢慢地被她感动了,有几个艾滋病人就趁工作之余经常到单位找她,诉说他们心理的烦恼,艾滋病人们说,只有和她聊天才能放下心理的恐惧,并且通过和她接触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慢慢地,姜珍霞与这些艾滋病人产生了友谊,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每个人都给姜珍霞带来了不同的幸福。
实际上,不论什么原因,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都是不幸的,艾滋病病人将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心理压力和社会冲击都非常严重。有的人自认为将有生命危险,不能面对现实,不可预期的死亡让他们陷入焦虑、恐怖、愤怒、绝望等严重的情绪反应之中,接下来陷入长期的心理压力;有的感染者害怕被社会遗弃,从而变得自暴自弃,生活放荡,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想到或实施过自杀。另外,社会的歧视使感染者家属陷入巨大痛苦中,怨恨已经感染疾病的亲人,加深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或者与社会产生对立。也使感染者加重反社会、报复社会的心理,青岛市的感染者中也有因为不堪忍受单位领导泄密,从而产生报复心理的。
为了保密,在平时的工作中,姜珍霞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艾滋病人及其家属接触,有时是以同事的身份,有时是以同学的身份,有时是以亲戚的身份。渐渐地,姜珍霞意识到,原来给这些艾滋病人带来快乐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姜珍霞感到非常幸福,越来越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在多年的随访工作中,姜珍霞与每一位艾滋病人都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这些艾滋病人与姜珍霞无话不谈,从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及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自己的成长经历等等,都一一跟她诉说,每次都有说不完的话,但姜珍霞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只要他愿意跟我谈,我就不会打断他,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到了下班的时间,她也会继续跟他们交谈。
20多年来,姜珍霞越来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青岛市每一位艾滋病人服务,姜珍霞感觉特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