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与市卫计委日前联合召开《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本市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2.4岁,《纲要》中提出28项健康指标,包括常住人口执业医师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被写进了健康北京2030规划中。
指标中提到,2020年本市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2.4岁,2030年时该数字有望达到83.4岁,比目前的82.03岁高出1.37岁。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介绍:“75岁以后,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的难度就增加很多。但未来的十几年里,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以及居民们增加锻炼,再提高一岁以上的期望寿命是有可能的。”
据介绍,到2030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70%的水平,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0张以上,为失能老人服务的护养型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70%以上,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0%以上。为实现该目标,本市将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年人照护服务补贴制度,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
到2020年,本市孕产妇死亡率低于11/10万。到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内,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妇幼健康主要服务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水平。对此,本市将不断扩大覆盖孕产妇健康服务的公共卫生项目范围,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逐步实现建档孕妇免费筛查全覆盖。此外,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全覆盖。到2030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雷海潮介绍说,到2030年,本市将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新生儿危急重症转运、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