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在“刀尖”上挥舞“红丝带”

  • 新华每日电讯
  • 2017-10-09 19:23:01

   

  ▲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杜丽群(左)和护士交流工作(9月18日摄)。

  奋战在抗艾一线十余年,护理艾滋病患者超过万名,曾获“白求恩”奖章和“南丁格尔”奖章……她就是杜丽群,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今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她用“妙手仁心”为患者带来阳光

  “最难的就是护理皮肤长满水疱、大面积溃烂的病人。”杜丽群说。

  早在2005年,杜丽群刚到艾滋病科就碰到这样一位患者:全身长满水疱,最大的疱疹直径达十几厘米,稍有不慎碰到便会破裂、渗液、溃烂,皮肤粘在床单上,恶臭阵阵。经过杜丽群十多天的细心护理,患者的水疱才逐渐吸收。“有时候会被恶臭熏得实在受不了,就到病房外透透气,缓过来再回去接着护理。”杜丽群说。

  杜丽群用她的“妙手”,参与护理了逾万名艾滋病患者。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她还“护理”着每位患者的心理创伤,“不少患者一说到病情就想到死亡,心理压力很大,很需要鼓励。还有相当部分患者遭到了亲友的‘抛弃’,需要关怀。”

  “杜护士长每天都过来看我,帮我整理头发、衣服、病床。”几年前曾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住院的小马谈起往事,还是忍不住感动落泪,“那时候大家都不愿意跟我接触,杜护士长对我不嫌弃、不抛弃,我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现在,小马是杜丽群防艾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进社区、走进村落,开展一场又一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义诊活动。

  “有她在,我们的世界有了阳光。”有患者这样评价杜丽群。

  她带领团队在“刀尖”上挥舞“红丝带”

  “之前我感觉全身痛,还呕吐,觉得自己已经被感染了。”科室的年轻护士小晴噙着泪水回忆:“我哭着跑去找护士长,她也没说话,就抱着我,抱了好几分钟,我才平静下来。”

  半年前,小晴在为艾滋病人拔针时,针管的血不慎溅到了眼睛里。“我不敢跟家人说,只能找护士长。”小晴说。所幸,至今每次检查都显示她未感染艾滋病。

  “针管拿出来时针头要朝下,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头,先旋转一圈才慢慢扎进静脉血管。拔针时一定要将手固定好,防止病人突然动作让针扎到你。”杜丽群每天都耐心地提醒护士们,但危险仍时有发生。

  艾滋病患者大多数每天需静脉输液多次多瓶,如此大的工作量增加了职业暴露风险,杜丽群和她的团队每天像“在刀尖上起舞”般护理着艾滋病人。一旦遭遇职业暴露,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会出现发烧、皮疹、全身酸痛等症状,而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症状也是如此,所以小晴难免心生恐惧。

  除了充当护士们的“精神支柱”,杜丽群还通过业务创新为她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她将深静脉留置针推广到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中,减少扎针、拔针的次数,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科室至今没有一位护士因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她们那么年轻,就跟着我面对这么多困难。没有她们一直在身边支持,我撑不到现在!”杜丽群动情地说。

  她讲担当讲奉献 无愧为“先锋模范”

  2005年6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设立艾滋病科,杜丽群任护士长。

  “成立科室的时候,很多人有顾虑。我是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我不来其他护士更不敢来!”杜丽群说,医院刚发出号召她便主动请缨。此前,杜丽群是结核病科的护士长,积累了多年的传染病护理经验。

  在筹备成立科室的两年里,杜丽群到北京、广州接受艾滋病护理的专门培训,还担负起制定新科室规范、划分病区区域、新募和培训人员的工作。

  从科室成立到现在,杜丽群已坚守了12年。重症患者创面清理、吸毒患者毒瘾发作、绝望病人试图轻生……她带领着她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作为党员,我要自觉发挥榜样的作用。”杜丽群说,遇到困难,如果党员干部都不冲在最前面,不讲担当、不讲奉献,那么就没办法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身边的同事。

  杜丽群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散发“正能量”。这个艾滋病护理团队从成立之初的8人增加到现在的60多人,当中先后有10多名护士怀孕、生产,可以申请调离的她们在杜丽群的感召下,选择坚守岗位。

  “艾滋病患者是需要特别关心的群体,我的目标就是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党代表杜丽群朴素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