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北京3家医院开设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门诊

  • 新京报
  • CHAIN
  • 2019-06-12 16:48:00

暴露后72小时内服药 可降低HIV感染风险

艾滋病的预防包括行为干预和生物医学干预措施两类,其中,行为干预措施包括伴侣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等,性病治疗、母婴阻断、治疗即预防(TasP)、暴露前预防(PrEP)和暴露后预防(PEP)为生物医学干预措施。国家卫健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介绍,所谓暴露后预防,是指在发生HIV暴露之后,尽可能在不超过72小时的时间内进行预防性用药,越快越好,连续服用28天,可以大幅度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在《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采取暴露后预防治疗》中指出,如果在可能出现艾滋病毒感染暴露后及时开始HIV暴露后预防治疗,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达89%,HIV感染者如果规范用药,能有效控制HIV病毒,预计寿命接近人均正常的寿命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主任孙丽君告诉记者,发生暴露后应该尽快在72小时内服药预防,“而且越快越好,24小时内吃能达到100%预防,48小时为75%,72小时在50%左右。”孙丽君表示,医生和警察等容易发生职业暴露,也应注重暴露后预防。

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暴露后预防研究和临床实践,2018年国际抗病毒学会美国分会(IAS-USA)成人抗病毒治疗指南、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疾控中心)非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南、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和2017年欧洲艾滋病临床学会(EACS)指南均推荐PEP作为HIV预防重要措施,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批准用药物预防HIV。

暴露前预防意识仍待普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王福生表示,部分人群在发生意外暴露后还做不到及时预防,“普通大众对暴露后预防知识缺乏了解,国内暴露前预防工作也刚刚起步。”孙丽君也认为,目前国内暴露前预防意识仅在感染传染疾病领域的医生、专家和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疾控中心中较为普及,老百姓知之甚少。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传染病疫情概况,2018年艾滋病报告发病人数为64170人,死亡人数为18780人。另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例,死亡26.2万例,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联合国规划署曾提出“3个90%”的艾滋病防治目标,即到2020年,有90%的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态,90%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感染者得以用药治疗,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量得到抑制。

参照国际标准,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孙丽君表示,艾滋病已经从致命性流行病变为可管理的慢性病,HIV感染者如果规范用药,能有效控制HIV病毒,预计寿命接近人均正常的寿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