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1号,2002年4月

  • 卫生部www.moh.gov.cn
  • chain2012
  • 2013-08-24 00:38:0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51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朱镕基    二00二年四月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第十条  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一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 

相关附件
fagui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