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疫苗?
一种能够教导免疫系统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物质
目前尚无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艾滋病疫苗不能引起HIV感染
没有疫苗是100%有效的
在美国注册的疫苗多数有效性为70%-95%
为什么对艾滋病疫苗感兴趣?
虽然多种预防方法减缓了HIV的传播,但是每天仍有数以千计的人感染
HIV的预防方法需要有很多种,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疫苗是全世界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工具之一
成本-效果:单一或多次剂量可提供若干年的保护
艾滋病疫苗的种类
预防性疫苗
针对未感染HIV者设计
如有效,将能减少感染的风险或降低感染后的病毒载量
治疗性疫苗
针对HIV感染者设计
如有效,将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协助控制或清除体内的HIV
艾滋病预防性疫苗可能会如何发挥作用?
通过帮助人体识别并对抗HIV发挥作用
疫苗携带一些与HIV相像的部分,但并不是真正的HIV而且不能引起HIV感染
利用已知的HIV合成片段来激发免疫应答
人体产生反应,产生抗体和/或杀伤细胞,并形成记忆应答
一旦遇到HIV,抗体和杀伤细胞将预防和/或控制感染
免疫应答
艾滋病预防性疫苗主要是利用免疫系统的两类武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 体液免疫
抗体
寻找并阻止HIV感染细胞的Y型蛋白质
(2) 细胞免疫
白细胞或CTL
寻找并杀死感染HIV细胞的白细胞
多数疫苗是如何制成的?
减毒活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
全灭活病毒疫苗(例如:流感和狂犬病)
重组疫苗
DNA疫苗
载体疫苗
亚单位疫苗
确保不能含有完整HIV — 只能使用HIV片段的合成拷贝来激发免疫应答,但不会引起HIV感染
研制艾滋病疫苗非常困难
多种传播模式
HIV杀死用于保护机体的免疫细胞(CD4)
HIV大量的自身拷贝并频繁发生变异,使免疫系统不能识别
突变导致在世界各地产生不同的病毒亚型
疫苗研究展望
从发现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到研制出疫苗的时间间隔
病毒或细菌 |
发现病因年份 |
疫苗注册年份 |
间隔时间 |
伤寒 |
1884 |
1989 |
105 |
流感嗜血杆菌 |
1889 |
1981 |
92 |
疟疾 |
1893 |
无 |
— |
百日咳 |
1906 |
1995 |
89 |
脊髓灰质炎 |
1908 |
1955 |
47 |
麻疹 |
1953 |
1995 |
42 |
乙肝 |
1965 |
1981 |
16 |
轮状病毒 |
1973 |
1998 |
25 |
人乳头状瘤病毒 |
1974 |
2007 |
33 |
HIV |
1983 |
无 |
— |
正在进行的疫苗试验— 2013年4月
• 超过24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 HVTN 505 — 免疫接种于2013年4月终止,正在对参与者进行随访
• RV144 正在计划后续试验
艾滋病疫苗药效试验结果
完成年份 |
产品/试验名称 |
国家 |
参与人员数量 |
结果 |
2003 |
AIDSVAX B/B VAX003 |
加拿大,荷兰,波多黎各,美国 |
5,417 |
无效 |
2003 |
AIDSVAX B/E VAX004 |
泰国 |
2,546 |
无效 |
2007 |
MRK-Ad5 B Step |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牙买加,秘鲁,波多黎各,美国 |
3,000 |
因无效提前终止免疫接种;后续的数据分析发现,Ad5血清阳性且未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性感染HIV的潜在风险较高 |
2007 |
MRK-Ad5 B Phambili |
南非 |
801 |
根据阶段性结果终止免疫接种 |
2009 |
ALVAC-HIV (vCP1521) and AIDSVAX B/E Thai Prime-Bst/RV 144 |
泰国 |
16,402 |
略微有效(31.2%) |
2013 |
DNA and Ad5 A/B/C HVTN 505 |
美国 |
2,500 |
因无效提前终止免疫接种;疫苗方案未能预防HIV感染,也未能降低受试者感染HIV后的病毒载量;随访仍在进行中。 |
泰国免疫加强试验:RV144
第一次提供了疫苗具有保护作用的证据
31.2 %(略微有效)
未能注册
2011年9月— 公布了两种可能与感染风险有关的免疫应答
研究仍在继续
HVTN 505
• 在美国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男性接触者中进行,临床IIb研究
• DNA初次免疫/rAd5 加强免疫(以T细胞为基础)
• 疫苗方案中部分与Step和Phambili试验的疫苗类似
• 结点:
— 对于接受了疫苗接种的受试者,预防其感染HIV (根据RV144研究结果,研究设计中将感染HIV作为一个试验结点)
— 对于接受了疫苗接种但仍感染HIV的受试者,降低其病毒载量
HVTN 505
• 因无效于2013年4月停止免疫接种
• 疫苗组与安慰剂组在感染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回顾总结结论即便试验继续也无可能产生统计学差异
• 所有的受试者都得到了尽可能的最好的预防服务,但仍然有一些感染了HIV
•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为什么该疫苗未能发挥作用
• 可能会对Ad5载体或腺病毒载体类似的疫苗研究有影响
抗体研究
先进的筛查技术已经确认了上百种广泛中和抗体(bNAbs)
目标是利用疫苗诱导产生bNAbs
科学家们了解其形状及其与HIV结合的位置
将抗体与病毒相结合可以阻止感染
一些bNAbs正在接受作为被动免疫疫苗的测试
一些可能会被开发为主动免疫疫苗
未来重点
继续开展临床研究
P5 策略— 根据RV144试验结果,在南非和泰国开展更多后期临床试验
根据结果对目前的其它待选疫苗/策略进行小规模试验
继续寻找bNAbs,将其研制成待选疫苗并进行临床试验
现在需要什么?
能够避免感染、减少感染和预防传播给他人的疫苗
对RV144的试验结果进行重点研究以获得更多信息
确保RV144试验和P5策略之外其他方法的多样性,以探索疫苗设计的新方向
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如试验的设计,预防/关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