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1日,凉山彝族火把节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华红丝带基金名誉理事长黄孟复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委领导陪同下,率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会员企业赴西昌市、昭觉县考察中华红丝带基金的公益项目,项目包括中华红丝带基金昭觉县抗病毒治疗关爱中心、红丝带村级卫生室、红丝带艺术班、红丝带母婴阻断项目、红丝带百名村医培训项目。
■■■■■
村医・卫生室・关爱中心
瓦子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的一个小村庄。在村子里,一座小小的院落因为与众不同的红色砖墙而显得格外突出。这个整洁的农家小院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红丝带村卫生室。卫生室不大,一个常用药的柜子还有干净的床铺就是卫生室最主要的陈设了。
8月10日下午,在卫生室的院子里,几个孩子在打闹。在屋里,村医正为阿莫(化名)量体温,阿莫的丈夫把艾滋病传染给她,但阿莫是红丝带母婴阻断艾滋病项目的受益母亲,她生下了两个健康的孩子。
“孩子能够健康出生,要感谢红丝带基金。”阿莫对来人说。
来人正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华红丝带基金名誉理事长黄孟复率领的中华红丝带基金考察团一行。
“卫生室投入使用后,来看病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卫生室办了一些预防艾滋病的母婴阻断项目、防艾知识的宣传,要比以前更加有效,并且药物、设备比较齐全,村民还是很认可的。”村医向考察团一行人介绍说。
2010年,中华红丝带基金开始实施红丝带母婴阻断项目,之后做了多次调整。2011年下半年,中华红丝带基金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携手,在昭觉县的两个乡开展基线调查,向育龄期女性开展妇科检查、艾滋病快速检测、住院分娩宣传倡导等工作,动员育龄妇女主动检测、主动住院分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个小小的卫生室由中华红丝带基金成员――四川宏达集团捐建。据悉,中华红丝带基金2012年在凉山州昭觉县捐建了20所卫生室,截至目前,中华红丝带基金在凉山共捐建了24所卫生室,并且将在2013年再建10所卫生室。
中华红丝带基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2009年,中华红丝带基金就确立了将凉山州作为中华红丝带基金下一步重点支援地区。2012年4月9日,在民政部、全国工商联等部委指导下,“善行凉山”全国公益慈善联合行动”在京正式启动,中华红丝带基金作为发起单位之一也将继续加大对凉山支持力度。此次考察主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推进“善行凉山”全国公益行动开展,配合政府做好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和禁毒防艾工作。
考察团一行考察卫生室之前,也就是在同日的上午时间,考察团在西昌邛海宾馆还参加了102名红丝带村医、妇保员培训班的结业典礼。
此次结业典礼由凉山州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工商联主席宋光明主持,全国工商联原秘书长、中华红丝带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谷彦芬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和州政府领导、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会员企业亲切接见了培训学员并合影。
这个培训计划由中华红丝带基金发起,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制定村医生和妇保员培训计划并提供部分师资人员;凉山州卫生局组织实施培训的培训班。
一位村医说,以前也接到过培训的通知,但由于路途远、食宿得不到解决只好放弃。这次培训不仅解决了他们的食住行问题,更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诊疗技术。
这一天,在昭觉县,黄孟复以及凉山州委领导、爱心企业家为红丝带抗病毒治疗关爱中心竣工剪彩。该中心于2011年4月11日动工,它的落成是社会力量参与防艾事业的一次有意义的行动,它将作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生活和精神关怀方面的平台,帮助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差、服务能力低的现状,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谋福祉。
■■■■■
文化产业・钢琴・彝绣
“一架钢琴!”8月10日上午,西昌邛海宾馆内,西昌市四合乡中心小学红丝带艺术班的孩子们小声耳语着。
“百名村医培训结业典礼”之后,这个特殊的艺术班的孩子们再次见到他们的黄孟复爷爷,还有许多面熟或者不太熟悉的叔叔、阿姨。
这一天,北京康得投资集团董事长、中华红丝带基金副理事长钟玉代表基金向红丝带艺术班的孩子们赠送了这台他们想了很久很久的钢琴;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香港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伍淑清、北京潮人商会副秘书长柯克亚从香港和北京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具、蛋糕等东西。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而且,凉山还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救助凉山受艾滋病影响的致孤儿童,中华红丝带基金决定实施红丝带艺术班项目,培养有艺术天赋、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孩子,将他们培养成民族艺术的传承人。
2011年9月,红丝带艺术班成立,班内现有44名学生,上小学四年级。学生集中在西昌市四合乡中心小学,红丝带基金对这些孩子实施学习和生活救助,同时对他们进行系统严格的民族艺术教育(彝族歌舞、器乐、说唱等)。
近年来,中华红丝带基金对凉山彝族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金结合自身的优势,不仅资助了红丝带艺术班,同时也在寻找合适的商业机会帮助凉山。
在中华红丝带基金二届三次理事会上,黄孟复提出,对于凉山地区的救助,要将“输血”转为“造血”,运用当地的特色帮助更多人能够自力更生,脱离贫困。
中华红丝带基金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缓慢加上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家庭,老人和妇女儿童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活陷入困境。然而闭塞落后的山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技艺,这些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一方面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在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少数民族妇女拥有的传统技艺有可能转化为她们赖以脱贫致富的唯一来源。
中华红丝带基金开展了前期调研。调研得知,昭觉县青年创业中心是一所培训贫困妇女传承并开展彝族传统手工编织刺绣的机构,中心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集中对当地妇女进行统一培训,积极整合市场渠道,让妇女在本地做民族手工产品获得收益。
这一次,中华红丝带基金的“造血”扶贫宗旨在扶植彝族文化产业上有了眉目。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香港)执行委员会主席伍淑清带领香港设计师、香港女工商专联的企业家考察彝绣项目。
伍淑清说,“目前,凉山彝绣手工产品开发产品档次低、品种少、样式陈旧、缺乏时尚元素,只在本地零散销售,不能进入大城市和国外市场。然而,随着凉山本地旅游业和国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彝族手工产品开发具有广泛市场前景。”
中华红丝带基金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支援凉山州受艾滋病影响群体开展造血项目将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可以极大改善凉山州受艾滋影响的贫困妇女的经济社会地位。二是开创中华红丝带基金由“输血”式变“造血”式帮扶、支援艾滋受影响群体的新模式。三是确保投入资金保值增值及支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项目的实施是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善行凉山”全国公益联合行动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光彩事业“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指导思想。
“今年是‘善行凉山――全国公益慈善联合行动’的启动之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尝试。”这位中华红丝带基金负责人最后说。
图为昭觉县红丝带抗病毒治疗关爱中心竣工剪彩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