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艾滋病例与日俱增 仅四成能获治疗

  • 广州日报
  • chain2012
  • 2012-06-01 00:00:00

仰光郊区的艾滋病收容所,一位年少的哥哥与妹妹嬉戏着,他们在母体里就被传染。

  由于长期经济封闭艾滋病救助资金严重短缺 目前感染者和患者总数达24万人

  自1991年,缅甸确立第一起艾滋病病例后,这个疾病伴随着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与日俱增。联合国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缅甸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总数为24万人。由于经济长期封闭,缅甸即使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国际援助,仍存在大量的艾滋病救助资金缺口,仅有约40%的人能够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快乐天堂”

  给HIV阳性的孩子一个家

  仰光East Dagon的一个村庄,一座绿色的3层砖瓦结构的别墅和院落在周围的村屋中显得十分特别。开院门的是个穿着类似于幼儿园老师和护士服装的年轻女孩。她正在给院子里的一个3岁男孩喂饭。外人可能不会想到这座如花园般的幼儿园,全名是“快乐天堂人道主义救助项目”,实际上是由缅甸政府资助,为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开设的机构。

  负责人Dr. TinTin Win介绍,这个机构里的孩子全部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从1岁半到12岁不等。他们都是孤儿,父母已经感染艾滋病去世。机构的设立就是为了使这些HIV阳性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

  相比仰光郊区的其他幼儿园,“快乐天堂”的设施非常先进。所有房间都有光亮的地板、门窗、书桌和一大堆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课堂、男孩与女孩寝室被安排在不同楼层,办公室和饭堂里还有缅甸少见的滤水设备、消毒机、饮水机。

  民间机构

  8个管理员中5人染艾

  而在相隔半小时路程的仰光South Dagon的一个村落,就是一间民间组织创办的“HIV/AIDS照料收容所”。相比“快乐天堂”,这里的条件非常差,院子里飘着一股酸臭并不好闻的味道。两间平房和一个木制草顶通风的2层小楼,已经是这个开办15年,目前是150多个艾滋病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属们的容身之所。

  管理员Theian Hhay现年73岁。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缅甸之外,曾作为内科医生在新加坡和加拿大执业。后来因为回国看望生病的母亲,选择留下。8年前,他来到这家NGO组织开办的艾滋病收容所做义工,3年前,当他准备再次出国体检化验时,发现自己已经是HIV阳性。

  Theian Hhay说,这里的8个管理员中有5个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但值得欣慰的是,没有一个管理员是因为做义工在收容所感染的。但是其他3个健康的管理员晚间还是选择睡在院子里的露天地上,因为他们害怕被传染。

  感染者

  多从事捕鱼或海员职业

  Theian Hhay介绍,与其他艾滋病救助机构不同,这间收容所只提供大概为期4个月的用药与耐药检测。

  一个来自缅甸北部的缅甸三口之家,父亲是渔民,他感染了艾滋病后传染给了妻子,而现在刚满1岁的女儿正在这里等待治疗。在这个收容所中,至少有一半男性感染者在沿海从事捕鱼或是有海员经历。

  靠窗边蹲着的是一名62岁的老太太,她的脸上有佛教徒特有的虔诚。小女儿陪着她住在这里,到收容所还不到2天。

  在一次传统宗教仪式上,因为要将手指里的血刺到碗里,她用了前面人用过的针而感染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