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存在误区 新加坡老年华族病人多抗拒艾滋病检验

  • 中国新闻网
  • chain2012
  • 2012-05-22 00:00:00

  新加坡在过去10年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的新病患当中,约三成的年纪偏大,但是根据陈笃生医院一项研究显示,这个年龄层的病人很有可能选择退出艾滋病检验,显示新加坡本地社会在这方面仍需要加强教育,以鼓励更多人提早接受艾滋病检验。

  陈笃生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为入院病人提供艾滋病检验,结果在9万3000名病人当中,45%适合接受检验,但是最终只有其中21%,即8868人选择这么做,仅占所有入院病人总数的9.5%。

  在这当中,66个人被发现体内产生艾滋病抗体,最终有16人证实感染艾滋病。

  新加坡本地公共医院以“选择退出”(opt-out)的方式为入院病人提供艾滋病检验,根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2011年首九个月,有超过八成病人选择退出,跟2010年不相上下。

  该院传染病部门高级顾问蔡秀仁医生、检验科主任及高级顾问医生普拉巴副教授以及一组医生上个月发表这份研究报告,并在报告中指出,较有可能退出检测的是60岁或以上的华族病人。

  蔡秀仁强调,年纪较大不代表不会染病,而事实显示,年纪较大的艾滋病病人的病情,往往处在晚期,比年轻病人来得严重。她说,退出艾滋病检验的人数虽多,但和其他推行相同计划的国家和医院相比不相上下。

  误以为年纪大不会染病

  在4万多名退出的病人当中,30%的人自认年纪大、染上艾滋病的风险较低而认为没有接受检查的必要。

  医院检验科高级经理朱嘉慧指出,除了误以为年纪大便不会染病,造成病人对检验望而却步的原因还包括没有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经济问题、害怕抽血和家人反对等。

  蔡秀仁透露,医院正在争取让这些药物成为标准药物,一旦获得卫生部批准,病人可获得津贴,减轻负担,这相信有助于减少病人抗拒接受检查。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昂贵,病人每月须服用不同药物控制病情,所需的费用介于280元到上千元。

  为了减少公众对艾滋病患的歧视,以及向患者灌输及早接受治疗仍能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新加坡艾滋病行动小组(Action for Aids Singapore)和陈笃生医院和国大医院合作,昨晚在陈笃生医院举办了艾滋病烛光纪念活动(AIDS Candlelight Memorial)。约200人参加活动,并以红色荧光棒摆出象征支持防范艾滋病的红丝带。

  每年共有115个国家一同举办这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