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朱丰俊日前,经卫生部证实,全球基金将暂停包括中国在内的数个国家的卫生援助项目。我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结核病项目和疟疾项目将分别于今年年底、明年7月和今年6月提前结束,涉及数十亿元防控资金。海外资金抽离让许多靠“洋奶”为生的草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广西、湖南等省份计划推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引发争议。艾滋病实名检测,支持者说将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和管理,反对者担心患者隐私被泄漏,造成高危人群检测的抵触心理。
放眼全球,各国的艾滋病检测是否也纠结于名字虚实问题?HIV病毒检测又如何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权益?
英国:接受艾滋病毒检测 必须提供真实资料
定居在英国的潘采夫先生说,在以严肃认真著称的英国,如果人们接受HIV病毒的检测,必须提供详尽真实的个人资料;而且,英国人对于这种“实名制”还是乐于接受的。
潘采夫:在他们这边是全国要求实名制的,你必须把你的身份的详细情况,你的交往记录和你的配偶的情况这些要详细的告诉医院,要如实的填写,这个是不能够说匿名或者隐名这样的,但是它会保证绝对保密,去检测的人是愿意接受实名检测的,因为比较相信医院能够给他们保密,这个东西等于说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有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契约或者是默契存在。
当然,英国国内小范围的争议也是存在的。
潘采夫:英国内部也有这种争议,就像我们国内一样不仅要实名制,而且要告诉他的家人,甚至可能要通知跟他交往的那些,以防范病毒的这种进一步扩大,甚至有人提出如果发现去检测的人艾滋呈阳性的话,他们有权利限制他的行动,以保证不会造成更大的传播。
美国:大力宣传 鼓励人们接受艾滋病毒检测
在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公布自己与夫人米歇尔访问肯尼亚时的艾滋病检测录像,以此呼吁美国人接受艾滋病毒的检测。
2006年的8月26日当时还是美国国会参议员的奥巴马与妻子米歇尔一起访问肯尼亚,录像中奥巴马与米歇尔一同在临时检测中进行采血检验。
奥巴马:我想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一名美国参议员是否进行爱滋病病毒测试,他的妻子会不会接受测试,每个人在这里都应该接受测试。
公布三年前的这段录像,奥巴马是想鼓励美国人自愿接受艾滋病测试。
奥巴马:只有你了解自己的爱滋病病毒情况你才能采取措施,不仅为了你的健康也为了你周围人的健康。
据美国白宫的一份调查显示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携带HIV病毒,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计,全美共有超过100万人携带HIV病毒,在美国每年超过1.4万人死于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截至2007年底,全球约有3300万人携带HIV病毒,其中有2/3的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在美国人安迪·德雷斯看来,近年来美国政府推动HIV检测的普及,社会团体对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干预非常重要。
安迪·德雷斯:之前媒体报道国美国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4并不知道自己染病,所以美国卫生部门就努力希望让艾滋病病毒检测像胆固醇检测一样稀松平常,做大量的宣传,铺设条件让更多美国人习惯接受爱滋病病毒检测。而除此之外,一些社工组织也会做一些微不足道但是了不起的工作,比如大学时期,我周围就有人参加过艾滋病防治的干预工作,他们一般3-4人一组,只要一个人具有医学背景就可以,其他人掌握基本的艾滋病病毒防治知识,他们每晚到酒吧之类的高危场所和一些人交流,尤其是和青年人进行一些行为干预,有时他们也去医院,面对感染了艾滋病的人和他们围坐在一起,用类似聊天的方式给予心理支持。
部分国家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检测者可用化名
在相当一部分国家,HIV的检测服务都是免费的。艾滋病关爱志愿者李梦旋介绍,有一些地方愿意为检测者提供化名检测。
李梦旋:是的,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公共的健康诊所或者性传播疾病检测中心,你都可以接受免费的HIV测试,如果你不想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也没关系,有些地方当你去一个健康诊所,并且告诉他们你想化名接受HIV检测,那就意味着他们在检测的时候不会写下你的名字。
但这种化名检测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推而广之的。大多数情况还是靠检测机构履行保密义务,对于检测者的隐私三缄其口,由此赢得人们的信赖。
隐私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无疑是“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最大障碍。如何克服这个障碍,健全隐私泄露的处罚机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想克服这样一个障碍,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隐私权的保护法规化、严格化。如果医院泄漏了患者的这种资料,它可能要吃到非常严重的官司,如果这一点能够贯彻执行了,让患者心里边有一定的安全感,对医院产生信任度,它实名制的推广可能就会顺畅一些,但是以目前中国的医疗状况和中国的诚信指数来看,有的患者对这一点心里面还是不太有底的。
艾滋病实名检测:善意强制还是隐私侵犯?
中国多家民间机构反对艾滋病实名制检测根组织面临“断粮”处境,他们期待政府能尽快填补资金缺口。
来自卫生部的消息称,去年11月,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在加纳召开理事会第25次会议并作出决议,从2012年1月起,20国集团中的中高收入国家,如其疾病负担低于“极端严重”,将终止其已获得批准的项目。而中国全球基金C C M秘书处执行秘书李达飞证实,中国正是受到此门槛影响的国家之一。
按照项目二期原计划,我国三病种防治项目涉及资金总额为44.4亿元,其中艾滋病项目17亿元,结核病项目20.5亿元,疟疾项目6.9亿元。
“事实上,从去年起,我们就拿不到全球基金的资金支持了。”智行基金会广州同志中心主任叶澄江说,他所在的组织一直在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2010年从全球基金争取到了10万元的项目,服务于男同社区,覆盖人群五六千人,同时也在开展感染者关怀项目。目前广州约有20万男同,同性恋者则达到三十四万之多,他原来的计划是希望能服务到一两万人,而如果全球基金也能按照原来每年增加50%-100%的资金投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难事。可是,资金突然停掉,给项目运转带来很大困难。幸好他所在的基金会及时补缺,而政府去年也有4万元的投入,才让项目继续下来。
叶澄江感叹,对于成千上万的草根组织来说,主要的资金都来源于海外,全球基金突然撤出,政府资金一时难以到位,必将让他们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很多项目极可能会中止。“比如我了解到的爱之关怀组织,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服务艾滋病感染者的民间组织,它90%以上的资金都源自海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全球基金。”
对于全球基金撤出,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既往的资金下沉到社区组织的部分过少。目前卫生部门虽然表态会补上缺口,但涉及到与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很难预测资金何时能到位。他期待政府能尽快放开对草根组织的注册登记,及时补上资金缺口,培育社会各种有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