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长乐城关派出所反扒组刚成立一个多月,但从事刑侦工作多年的李诗建,做起反扒警察来,并没有觉得不适应。自从被“钦点”为反扒组组长,这段时间,他带领着五名反扒队员,时常脱下警服,换上便衣,蹲守在长乐繁华的街市、商场,专逮扒手。有时候,为抓一个扒手,他们一蹲就是三四天。
抓一个扒手要蹲守三四天
城关派出所反扒队员抓获扒手(左起第二个与右起第二个为扒手)
上半身运动服,下半身休闲牛仔裤,再穿着一双运动鞋,配上一张笑容可掬的面孔,像是一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这是记者对便衣着装的李诗建的第一印象。
今年35岁的李诗建是长乐城关派出所警务中队中队长,从警12年,积累了一定的反扒经验。自2月1日长乐城关派出所反扒组成立以来,他带领的反扒组,已经逮到12名扒手,这个战绩虽不算卓越,但反扒背后的艰辛,只有队员们心中最清楚。
李诗建告诉记者,在长乐城关,扒手一般潜伏在步行街、河下街、十洋商场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扒手穿着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混在人群中不易察觉,而且长乐作案的多数扒手有一个共同特点,通常在福州市区、福清、闽侯、长乐等多地流窜作案,往往在一个地方得手后,立即转移到其他地点。因此,想要成功将其逮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期必须做好充足的工作,事先掌握翔实的资料和证据,确定目标后,方能展开行动。”李诗建说,反扒前的准备工作需花不少工夫,收集归纳大量群众报警和举报的失窃案件,然后四处调取有用的视频资料,认清扒手的模样,锁定“猎物”。而抓“猎物”才是反扒工作中最难的一环,因为扒手有跨地区流动作案的特点,难以确定对方何时何地会出现,这就需要蹲守,而这一蹲守,通常得用三四天或者更长时间。
与艾滋病扒手零距离接触
1个多月来,队员们接触过的扒手有男,有女,也有未成年人。但和艾滋病扒手零距离接触,是队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队员们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那是2月底的一天,李诗建与队员蔡铭根在十洋商场门口的公交站,抓到一男扒手。当他们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时,李诗建注意到一个细节,该男子身上长满疱疹。
李诗建回忆,当他们把男子带到疾控中心门口,听说要验血时,男子像发疯似的,使劲挣扎着,并大嚷,“要我验血,不如直接让我死。”说完,该男子朝着墙就要撞去,幸好被他们死死拉住。
李诗建见状,只好出“缓兵之计”,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然后,暗地里通知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换上便装,趁他和该男子闲聊时,医护人员用细小的针头,从该男子身上取下了一滴血液。
血液化验的结果,令队员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这是一名艾滋病患者。李诗建这才明白,该男子为何一提到验血,就显得万分恐惧。
从警多年的李诗建凭着经验,便开始与该男子闲聊,嘘寒问暖,慢慢熟识后,该男子便告诉李诗建,他姓汪,四川人,原来在广州打过工,患病后,渐渐遭人冷落,老婆和他离了婚,朋友疏远了他,也没了工作,只好四处流浪,以扒窃为生,平时没有固定居所,通常在网吧过夜。
当晚,该男子病情突发,双手抱臂,浑身哆嗦,但他不愿上医院。那一晚,李诗建和蔡铭根就在审问室里静静地陪着男子。该男子第二天醒来,似乎被李诗建的真诚打动,主动交代了自己多起犯罪事实。此案就此告一段落,该男子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反扒组希望“天下无贼”
上午一早出门到步行街、河下街、十洋商场门口等人群密集地蹲点,中午很迟回到派出所,经常是没饭吃了,不得不到外面随便吃点东西,吃完饭,稍作休息后,又投入反扒工作,直到晚上人流渐渐少了,才下班收队,这几乎成了长乐城关派出所反扒组每天的工作常态,不过,队员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从警才1年的蔡铭根是反扒组中最年轻的一位民警,他在李诗建的带领下,学到了不少反扒技巧。“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是蔡铭根当反扒队员以来,作为中队长的李诗建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而如何做好反扒的前期工作,则是李诗建教给他让他最受益的一招。
然而,参与反扒工作并没有像蔡铭根想象中那样轻松。他介绍,反扒组刚刚成立时,正值春节临近,小偷疯狂作案,盗窃案件上升,反扒工作任务艰巨。李诗建带着他们反扒队员,接连3天从早忙到晚,归纳总结成堆的案件,四处收集有用的视频资料,有时,忙到深夜实在困得撑不住,几个人就轮着休息。
蔡铭根觉得,扒手抓到一个就少一个。在反扒队员看来,没有什么比抓到扒手更令他们有成就感,他们有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天下无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