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组织目前帮助着4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爱之光”的创立者慕容枫是位温文尔雅、有着灿烂笑容的年轻人。五年前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因为在一次无偿献血中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从此很多人远离了他。
当时,他曾把自己锁在房间,3个月没迈出家门半步。在最无助的时候,他却听到昔日好友怯生生地问:“我和你一块吃饭不会被传染上吧?”朋友的无知给了他当头一棒。为躲避熟人异样的眼光,他举家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接受采访的时候,慕容枫正在沈阳参加中国全球基金的一个民间组织培训项目。“全球基金”是指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2002年成立。作为项目协作者,慕容枫每天忙碌而充实。
“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布置会场,协助培训课上的讨论交流。下午6点开完会还要跟培训的专家一起总结,为第二天的培训做准备,有时候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要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慕容枫说。
“平时爱之光小组的工作很忙,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偶尔也觉得很疲倦。”他说。有时有十几个人在他家打地铺,就连外出旅途中,也经常接到其他感染者的谈心短信。“我们定期给其他感染者打电话,关心他们。”
记者两年前采访他的时候,慕容枫曾表示“太累了,想歇歇,过自己的日子”。但两年过去,慕容枫还在“爱之光”忙碌。
“难以割舍,”他缓缓地说,“我知道艾滋病感染者的困难,跟他们建立起信任之后,就很难放下。”
河北“爱之光”感染者关爱小组2007年3月正式成立,现有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3名,此外还有一些志愿者,但要定期服务400人,工作量还是很大。
“我现在做这些工作很开心,很愿意做。”慕容枫说。他原是当地一名公务员,市里的青年突击手,省里的优秀团务干部,所以做起“爱之光”的工作也得心应手,有声有色。
2008年,慕容枫获得英国贝利·马丁奖。该奖项每年颁发奖金表彰为艾滋病教育、预防、治疗和关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
慕容枫是第一个以患者身份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拿到奖金后,慕容枫设立了“爱之光”基金,用以奖励那些为艾滋病奔走呼吁的人。
谈到未来的愿望,慕容枫说:“我最关注的还是感染者的治疗问题,尤其是我们手术难,很多医院因为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而拒绝实施手术。”
慕容枫还有另外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爱之光”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承认、资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