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长安、中堂、常平4个镇级传染病监测点已在建设中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疾病预防和控制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昨天上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巧利透露,塘厦、长安、中堂、常平4个镇级传染病监测点,已在建设中。
艾滋病毒感染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张巧利说,疾控中心于2009年成立了艾滋病防制科,这是疾控中心专门为单一疾病的防控工作成立的科室。去年10月,该科便正式开始单独运作。
“去年,市疾控中心新开展了两个重要的艾滋病检测项目。”张巧利介绍,其一是开展了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被检测者就可以在东莞得知抗体呈阴性还是阳性,省去了许多时间。另一项就是“CD4淋巴检测技术”,它可以衡量艾滋病人的免疫状况,从而知晓病人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治疗效果,从而确定开始治疗时机及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2010年全年的艾滋病防控任务已经完成。我们为14万流动人口进行了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对20名艾滋病人进行了治疗。”张巧利特别提到,市疾控中心增加了对基层和大型工厂企业的艾滋病防控培训。
4个镇级传染病监测点已开始建设
“其实不只是艾滋病,其他如甲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防控,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长效机制来应对。”在“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张巧利就呼吁建立镇一级的防保所,将其从镇级医院防保科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让政府为其负担日常开销,从而确保镇级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协委员、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科长熊俊也说:“我们的确需要在镇一级建立防保所。镇街对各种疾病的防控拨款力度不同、不稳定,而且人手也不够,这样疾病预防的关口无法前移。”
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袁达康说,经历了2009年石排甲流的聚集性疫情之后,现在东莞可以在3个小时内做完是否感染甲流检测。他还介绍道,疾控中心还承担了关于追溯甲流病毒来源地测试分析的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工作。“问题是,有了硬件支持,能不能把检测变监测,让风险预警再进步一些?”
据悉,目前在塘厦、长安、中堂、常平4个镇的传染病监测点,已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