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当你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肯定会毛骨悚然。因为,这几个中文字符组成的关键词,一直被人们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也许你曾听说,“艾滋病”真的可以“要命”;可是你肯定是第一次听说,有一个来自神秘湘西土家族名叫罗廷耀的医生,用他医学世家的祖传秘方秘制出了“罗氏排毒剂”,可以实现向“艾滋病”要命!
这是一段用生命的赤诚写就的关于生命的真实故事。
赤诚生命祖传秘方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他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他叫罗廷耀。一辈子和中医结缘,也许是出生就注定了的事。
那是1963年,他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医,他在永顺县回龙乡卫生院做学徒;他用三年的认真实践,证明了自己,被正式任命为回龙乡中医师。有人弃医从文,有人投笔从戎,他选择了入伍行医。从此,他的军旅情缘和中医情缘联姻成为了他生命的一大主题。1968年,罗廷耀参军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870部队(原47军)卫生员;1971年3月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84870部队(原47军)助理军医;1971年5月部队推荐其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进修,三年后回部队,任47军军医;1983年,他告别了军旅生涯,转业到永顺县回龙乡任回龙乡卫生院院长。
20年的精心结撰和刻意求工,他在博大精深的医学殿堂里不断汲取灵气,成就了自己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一直以来,罗廷耀就喜欢钻研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他认为,攻克疑难杂症,正是对生命的赤诚,是“救命”最直接有效的手段。1997年开始,罗廷耀就选择了集中精力潜心研究治疗世界上从未被攻克的疑难杂症––艾滋病。
他在医学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寻找支点,选找突破口。中医世家出生的他,显然有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母亲就是湘西州土家族民间医生,母亲给他传授了一个古老的祖传秘方。按照这个古老的方子,罗廷耀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集中性实验和研究。
神农尝百草,罗廷耀没有尝过百草,可他针对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和症状,经反复修改补充,反复试验,甚至亲自为不断调整、完善药方反复做了自己的“活体实验标本”。十年磨一剑,36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2007年,罗廷耀的实验获得成功,治疗艾滋病的纯中药制剂“罗氏排毒剂”问世。
孤身独闯三度折戟
什么才是真正的实验?只有可以走出实验室,真正可以有用的、可以造福人的实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实验。“罗氏排毒剂”本身就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要实现其有用性,更就要走向社会,走近患者,带给患者光明和生命的希望。
为了彻底验证排毒剂的有效性,罗廷耀曾北上首都北京,南到广西,三上河南上蔡县,从湘西自治州辗转于张家界市再到怀化,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就为了在各地寻访病例、开展试验性治疗;从上蔡县的乡村到张家界市第二人民医院,从北京佑安医院到永顺县中医院,一次次权威的实验,一次次用生命的奇迹证明:“罗氏排毒剂”疗效显著。
2008年底,带着创造性的实验成果。罗廷耀孤身一身前往了湖北省,寻访艾滋病人,希望进行对艾滋病人开展试验性治疗。可是,艾滋病人纷纷因为隐私忌讳等原因一一回避,罗廷耀初战未果而回。
第一次碰壁并没有让罗廷耀退避,他反而将目标定为了海内外十分关注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重点县河南省上蔡县。2008年初,罗廷耀孤身挺近了上蔡县。没有相关政府部分的帮助,没有疾病控制心中的支持,罗廷耀在上蔡县对3名患者开展了跟踪治疗。“罗氏排毒剂”真可谓旷世奇方,“药到病除”,3名患者果然效果显著,这也大大增强了罗医生的信心。然而,资金的缺乏让罗廷耀在治疗3名患者后又只好无奈的“回到了故乡”。
爱心的力量是伟岸的。因为爱,罗廷耀的亲朋好友以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给了他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2008年5月,罗廷耀“二上上蔡”。这一次,不在是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3”,是一个两位数:48!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4个乡镇11个村48名患者同时开展治疗,这是一个轰动性的事件,很快,“罗氏排毒剂”发挥出了奇特的疗效。48名患者有47名患者表示:自觉症状好转明显。这可喜的结果,也得到了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基本认可。
也许是好事多磨,欣喜过后,罗廷耀面临着第三度陷入危机。2008年7月,历时两个多月、针对48名患者的治疗也最终是耗尽了他的全部“干粮”,资金的极度匮乏让罗廷耀不得不再度“折戟成沙”。
爱心大使倾情护航
经过这近半年的探索,罗廷耀得出了一个结论:51患者的有效治疗,预示着“罗氏排毒剂”的前景看好,但是资金的匮乏一直成为试验性治疗的最大障碍。于是,罗廷耀寻思着,一定要找到一个有爱心,致力于艾滋病防治事业的企业或者个人,在资金上支持他未完成的“艾滋病爱心治疗”的伟业。
2008年7月的广西酷热难耐,却没有阻挡罗廷耀前进的脚步。7月3日,他到达了广西惠州,在这里,他有幸结实了某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李星(化名)。
李董事长一开始确实也半信半疑:一个湘西来的毫不起眼的医生,可是治疗世界上现在还没有攻克的疾病么?于是,李董事长派遣了相关人员陪同罗廷耀前往广西贺州寻访病号,进行跟踪见证治疗。
两个多月的试验治疗,罗廷耀共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2个乡镇3个村12个病人开展了他的特殊治疗法:服用“罗氏排毒剂”。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终,李董事长的态度是:“我不懂化验的结果怎么去分析,但是我看到了最直观的效果,一个连基本生活都不可以自理的骨瘦如柴的人,竟然可以奇迹般的能自理生活,可以吃很多饭,还可以简单劳动,气色大为改观!我不得不相信他的神奇。我决定支持这样的事业,这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啊!”
从此,李董事长就成了罗廷耀坚强的后盾。有了爱心大使的物质护航,罗廷耀的试验性治疗也就在更大范围风风火火地开展了起来,这也就是使得他“可预见性”的实验成果有了得到最权威的认定的可能。
2008年,罗廷耀和李董事长一道,回到了罗的故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罗廷耀积极地在协调在吉首市中医院开展艾滋病试验性治疗的相关事宜。提议的上报,很快得到了吉首市中医院和湘西自治州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不过最终因此个别领导干部的意见分期,州卫生局又谨慎的修改了决定:不允许罗廷耀在吉首市中医院开展实验性治疗。
罗廷耀一行没有气馁。2009年1月,罗廷耀转战了湖南张家界市。在张家界市卫生局、第二人民医院、永定区疾控中心的支持下,罗廷耀对11名患者进行了治疗,再获显著疗效。为了取得最权威的认证,罗廷耀向相关部门上交了实验结果过报告和待检血样。然而,相关部分的配合不力,导致最终结果未能及时送审完成。基于种种原因,2009年3月,罗廷耀的爱心治疗事业在张家界也就不得不被迫中止。
磕磕绊绊,但是爱心没有终止,有了李董事长这一爱心大使的帮助,罗廷耀虽然走得艰难,可也又取得了不少突破。而且,这种突破总有着源源不断地前进的动力。那是爱的力量,也是爱的支持。
北京佑安权威认证
2009年3月,就在张家界试验性治疗不幸中断的时候,罗廷耀决定再度北上寻找更多的机遇,证明自己,证明“罗氏排毒剂”。在李董事长的强有力的支持下,罗廷耀一行决定直接将目标锁定为北京佑安医院。在佑安医院,罗廷耀一行得到了国家卫生部艾滋病治疗专家组张可教授的支持。同时,在研制和试验性治疗过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先生和湖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王军文先生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支持。
这一次,罗廷耀对佑安医院64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全封闭式的治疗。此次全封闭式的治疗共投资消耗了400多万元,5个疗程为期近8个月。在第三个试验性疗程完成后,张可教授写出了临床试验分析报告(一);2010年10月在完成第四、第五疗程后,张可教授写出了临床试验分析报告(二)。
权威专家的两个科学调研报告显示:罗廷耀的“罗氏排毒剂”无毒副作用,有抑制艾滋病的潜在作用。从其实验性治疗结果来看,患者CD4细胞普遍上升,大多数患者的病毒载量有所下降,部分患者的病毒载量下降还很明显。2009年3月在北京对57名患者进行了5个疗程规范、系统的临床观察治疗,到今年10月为止,其中有9例的VL(病毒载量)已下降到国际标准:VL下降大于或等于1log。现在这些病人精神状态良好,普遍能吃能睡,体重增加,体力增强,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科学的权威认证让人不觉喜上眉梢。此外,在这期间跟进的追踪实验更是给罗廷耀带来了好消息。
2009年6月,罗廷耀还同步实行了他的追踪计划:三上上蔡!他选择了2008年实施了治疗的51名患者中的11人开展了全面的跟踪,并一一详细的开展了各项检测、撰写了检测报告。科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国际艾滋病病菌测量标准,有4例的VL(病毒载量)已下降到国际标准:VL下降大于或等于1log也就是说,这四人基本可以定义为痊愈!
防艾治艾任重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罗廷耀而言,用“罗氏排毒剂”拯救更多的艾滋病人还刚刚只是个开始。仔细分析,一路走来,罗廷耀的艾滋病试验性治疗都是民间的游击战。张可教授的分析报告是权威、科学的,但是,“罗氏排毒剂”同样还需要更多公众和官方的认可。
除了得知上蔡县有4例的VL(病毒载量)已下降到国际标准的好消息,罗廷耀还受到了家乡永顺县有关负责人的接见,而且,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艾滋病康复中心(http://www.hivkfzx.com/)在湘西永顺县成立了。
2010年6月,湖南省永顺县委李平书记在北京会见了药物发明人罗廷耀先生。听取罗廷耀先生汇报后,非常高兴,表示欢迎罗廷耀先生回家乡开展艾滋病治疗工作。8月28日李平书记会同永顺县县政府曾甲林副县长,召开县委政府相关十多个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将艾滋病治疗推进到实际操作层面。在永顺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县卫生局主办,县中医院承办,于2010年10月26日,在永顺县城猛洞河大酒店召开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讨会”,会议确定,以县中医院为平台,组建“永顺县中医院艾滋病康复中心”(http://www.hivkf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