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2:30-4:30,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关"艾"项目于南京医科大学第六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南京医科大学校红十字会李筱燕老师、南京医科大学校团委张键老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团委书记潘国华老师莅临启动仪式现场。 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理工紫金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河海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10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也前来参与。 此次启动仪式上,南京医科大学校红十字会李筱燕老师首先对南京市各高校大学生防艾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红丝带同伴协会会长李梦莹对这次关"艾"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其主要包括反歧视海报征集、南京市江宁区121艾滋病广场宣传演出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反歧视手绘海报表彰活动、广场街头宣传活动、 南京市江宁区高校大学生VCT开展及各高校121艾滋病活动的相关开展。 启动仪式最后,红丝带同伴协会指导老师公共卫生学院分团委潘国华书记对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关"艾"项目中的各项活动的规划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并祝愿此次关"艾"项目的开展取得圆满成功。 |
二、反歧视海报征集
(一)活动简介
此次反歧视海报征集大赛我们面向南京市的20所高校,于121世界艾滋病日(11月18日-11月30日)前广泛征集反歧视相关海报。 反歧视海报作为一种平面的宣传方式,通过创意的表达,视觉的分享在各个高校中营造了一种反歧视的良好氛围。 参赛海报共53张,由各高校组成的评委团先后两轮筛选后选出优秀的12幅作品参与之后南京市江宁区121艾滋病广场宣传演出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反歧视手绘海报表彰现场。 |
(二)海报分享
|
|
|
|
|
|
三、南京市江宁区121艾滋病广场宣传演出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反歧视手绘海报表彰现场
12月1日下午1:30-3:30,为迎接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南京市江宁区121广场宣传演出-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反歧视手绘海报评选表彰大在南京市江宁区义乌小商品城环形舞台成功举办。 此次大赛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与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南京医科大学校红十字会、红丝带同伴协会承办。江宁区艾滋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周圣祥,团区委副书记夏?,江宁区卫生局疾控科戴建军科长,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正敏科长,南京医科大学红十字会副会长邢美芬老师,校团委副书记王晓丽老师,公共卫生学院分党委副书记陈璐老师、分团委潘国华老师,东南大学司马萍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 等13位领导和老师出席了大赛并担任评委。此次大赛由南京医科大学李畅和秦艺共同主持。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海事学院的14所高校的大学生前来参与此次活动。 入围的来自8所高校的12名同学带着各自的海报分两组分别进行了展示,阐述了自己海报的相关创作理念,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常方圆同学的海报荣获一等奖。同时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们带来《爱的翅膀》《致艾滋病人》《电视导购》《不离不弃》歌曲串烧等节目。 最后,江宁区艾滋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区卫生局副局长 周圣祥对此次南京市江宁区121广场宣传演出-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反歧视手绘海报评选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了大学生们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上贡献,并给大家讲述了目前国家对艾滋病相关政策的动态,鼓励社会大众消除歧视,共创和谐的社会环境。 |
四、义乌广场街头宣传活动
(一)活动总结
伴着世界艾滋病日的余温,南京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们联系晓庄学院、东南大学、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于12月4日在义乌进行了抗击艾滋宣传活动。活动当天3个高校的50多名志愿者身披红色绶带,从南医出发,沿途引来诸多路人的目光。志愿者们边发宣传册,边给路人讲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呼吁公众正视艾滋,消除歧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活动时,路人写下了对艾滋感染者的艾滋病的感想,针对社会现状考虑如何减轻或者消除艾滋。 |
(二)志愿者总结
看着路人们翻看宣传册的情景,我们深感欣慰。面对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们仿佛看到了抗艾事业的美好前程,想到了在不远的将来,艾滋病患者不要独自默默承受歧视,不会因艾滋而生活贫困,而是与我们一样快乐的生活。
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我深切感受到公众对艾滋仍旧比较过敏,我们的防艾事业依旧任重道远。其实艾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无知,更可怕的则是由无知引起的歧视和排斥,最可怕的则是无知使得许许多多的人置身被感染的危险,而不自知。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愿是防治艾滋病征程上的每一小步,我们愿做汇集成江河的涓涓细流,我们愿用我们不懈的努力,为宣传艾滋病知识做贡献,为防治艾滋 |
五、南京市江宁区高校大学生VCT开展
(一)活动总结
在江宁区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南京医科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名大学生前去开展VCT监测。 这次检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了解VCT的主要目的,操作步骤,并且让大家站在一个被检测者的角度去感受等待检测结果的那段时间里的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情。与此同时,再焦灼不安的等待中,体验艾滋病患者的感受,体验到他们的无奈无助,达到反歧视的效果。 |
(二)、志愿者总结
前几个星期由我负责分别带了本校各个学院和外校的同学,大约150人左右到江宁疾控去做VCT检测,其实我们就是去体验一下艾滋病人的心情的,的确,如果把我们设想成是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群,那我们肯定会忐忑不安的,肯定连踏入疾控大门的这一步都是艰难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些呢?当然就是社会上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社会上好多人都认为得艾滋病的那些人都是那些性关系复杂,不洁身自好或者是吸毒的人,其实他们这些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苦衷的,其实很多人都是无辜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比如说河南那边为了谋生卖血的一些人,还有那些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上艾滋病的孩子们,他们都是无辜的,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患者,其实他们与普通的病人一样,只不过是患上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目前为止难以彻底治疗的病罢了,他们特别需要我们的关爱,也许我们的关爱还能给他们一点生的欲望,不然他们连生的欲望都没有了。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去温暖艾滋病病人,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下生活成长,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与关怀,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赋予他们的爱的暖流,让"爱与艾零距离"! 红协外联:许丁玲
通过这次VCT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到艾滋病的几种传播途径,也更加认识到艾滋病患者的孤立无助,并且更加坚定了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信念。其实艾滋病并不像社会上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堪,很多人感染艾滋病都是很无奈的,不正规的抽血、输血、甚至是在某次事故中与他人伤口间的接触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所以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持同情关爱的态度,而不是跟着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去歧视他们,相反的,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去帮助他们,让人们更加了解他们关爱他们消除对他们的歧视,从而让这个社会真正的接纳他们,使他们真正地融入这个社会之中,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此次检测的另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了VCT的重要性。很多人对于VCT都抱着无所谓漠不关心的态度,认为自己是肯定不会被感染的,可是这个检测却是好处多多,可以让不幸感染艾滋病的人早日接受治疗,同时也避免了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得更多人感染上艾滋病;也可以让健康的人更深地认识艾滋病,消除他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群,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艾滋病了解VCT。希望以后艾滋病和VCT可以成为不再被大家避讳的话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够主动去VCT,主动体验艾滋病患者的感受,希望有朝一日大家可以完全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让他们感受到一个充满关爱充满理解充满同情的温暖的社会! 红协志愿者部:周凌波 |
六、各高校121艾滋病活动开展
学校 |
活动简介 |
东南大学 |
最后,在平日同伴教育经典流程上加以突破,开展以艾滋病日为专题同伴教育。
|
海事学院
|
|
南京工程学院 |
此次活动我们希望人们对艾滋病能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帮助我们周围的人寻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我们的努力弥补他们艾滋病知识的空白,更广泛的传播了艾滋病知识。
|
河海大学 |
|
南京理工大学 |
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展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呼吁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
晓庄 |
|
中国药科大学
|
张效联副校长在医生的大力邀请下为校红十字会的艾滋周专题报纸题字。在12月1日的前期活动的成功带动下,为了更好的宣传艾滋知识,校红十字会于12月2日当天举办了艾滋知识有奖问答,让同学们更加的了解艾滋知识。并于12月2日晚开展了专题的艾滋同伴教育。12月3日,南京市红十字会侯雪老师来到了中国药科大学,为药科大学的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受益颇深。 12月4日,中国药科大学红十字会举办了"生命之车,健康加油"为主题的健康知识竞赛活动。
|
南京医科大学 |
上午10:30志愿者们在一餐门口进行活动前的场地布置,摆放展板工作。志愿者们佩戴者整齐的绶带,11:00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们分发传单,邀请在场的同学为自己西海的海报上贴上红丝带,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此次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同学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端正了自己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艾滋病,关心艾滋感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