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月13日下午
地点:自治区疾控中心的一间医生办公室
采访人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小李,在校大学生,21岁
小李给记者的感觉很阳光,在采访中不时露出笑容。但这只是表象,小李同样也彷徨过,甚至想到了自杀,不过她都挺过来了。她现在还没有发病,在吃中药提高免疫力。她今年只有21岁,面对今后的道路,她有些茫然––
噩耗:
当时哭了一个星期
小李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艾滋病扯上关系。上高中时,学校有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单,她接过一份,看了一眼就将其扔在了地上。没想到两年后,她就被检出感染了艾滋病。
2009年的11月16日,小李接到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艾滋病确认报告,她当时就蒙了。小李当时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杀,她为此还想了很多办法––上吊、跳河或是服安眠药。甚至CDC的咨询员在给她讲解艾滋病知识时,她还问有没有安乐死的方法。
想到两三年后就会死去,小李睡不着,也吃不下饭,课也不去上,在宿舍一直哭。同学们都以为她和男朋友分手才哭的,都来劝她,从来没有多想。小李觉得,自己谈了一个男朋友就感染了,老天对我真是不公平。
小李的男朋友是个社会青年,两人是在读高中时认识的,发生过10多次性行为。去年检测艾滋病他首先发现感染,随后疾控人员让小李去检查,没想到真感染了。事后小李打电话质问他,得知她也感染后,就干脆不接电话了。
改变:
亲人的支持让自己挺了过来
在宿舍里哭了一个星期,有一个很好的女同学看出问题来了。小李向该同学承认了自己的情况,央求她不要给别人说,她答应了。以前这位同学对小李还没那么好,但自从她知道小李的情况后,打饭、打水、上课都会叫上小李,怕她出事。
小李称自己当时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感染了艾滋病毒,自己委屈、苦恼,憋着一肚子的话,却不能说出来。她上学的学费是贷款来的,姐姐在广东打工每月给点零用钱,父亲是个农民,每月也把节省下来的钱寄给她当生活费,有一个弟弟也在读书,家里需要钱。一想到这,小李就忍不住痛哭。
在一次与姐姐的通话中,小李哭得很厉害。姐姐就问“怎么回事”,她就给姐姐说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很快姐姐就给父母讲了,父亲打电话来叫小李回家。回到家里母亲哭着说小李不听话,很伤心。父亲安慰她,鼓励她活下去,并告诉她,钱不用担心,在学校吃好喝好。家人的关心,让小李的心里暖暖的。
心语:
享受生活更须警惕疾病
看到社会上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歧视,小李心想,为什么要歧视我,有这东西也不是我愿意的,有时心里非常不平衡。“我今年才21岁,今后路还很长,我也想有爱情,成家生孩子。但一想到艾滋病,我的心就禁不住颤抖,另一个声意就会响起,‘不可能的,哪个男人会要你。即使他接受我,他的父母会吗?’ ”
小李告诉记者,在没有感染艾滋病之前,她有许多理想,想考公务员,想到政府单位工作。现在这些想法都没了,毕业了,只想找一个单位挣钱,好好工作,然后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现在弟弟中专毕业去了广东打工,她叫弟弟不要乱找女孩子,怕家里又多一个艾滋病感染者。
小李说:“艾滋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许从外表你看不出来,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改变了什么。生活很美好,阳光很灿烂,但在我的眼里,阳光是变了色的。我有时也思考,自己有未来吗?没有人给我答案,只想过好每一天。”小李称,她只想对社会上的“您”说,当你享受生活时,别忘了预防艾滋病,它离我们其实很近很近。
后记
请尊重身边每一个生命
记者接触过不少艾滋病感染者,但这两位女性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她们知道感染艾滋病的结果。采访中,她们都哭了,但很快把眼泪擦干,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和未来毁掉的痛。
对于她们感染艾滋病,记者感到很遗憾,但这能成为歧视她们的理由吗?疾病摧毁的是人的生理身体,但对艾滋病的歧视和污名化,伤害的是人的心灵,并且先于躯体疾病症状之前出现,剥夺了人的社会生命,并且延伸到艾滋病感染者的家人。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记者也无法感受到这种磨难。即使感受到了,也没有当事人那么深刻。我只能根据她们的叙说,想像她们在黑夜里哭泣,抱着感染艾滋病的孩子,无助地发愣……
再卑微的小草,也有拥有被尊重生命的权利。当我们看到一些卑微的生命遭遇时,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生命本身是平等的,只要你能理解,并有一颗爱心,那么,生活将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