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北京--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齐聚中央美术学院,集中展现他们为抗击艾滋病而设计和开展的创意活动。一个月前,北京高校的学子们参与了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网上创意活动征集,晚会展现的这些活动从中脱颖而出。
网上创意活动征集是由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的,并得到了社区组织的响应和支持。此活动还得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的大力支持。在这些机构的协调与支持下,共有10所北京的高校设计出了针对艾滋病问题的宣传活动方案。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自主参与艾滋病预防和反歧视教育,同时提高青年人对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认识。
大学生们设计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包括主题辩论赛、义走、校际篮球赛、绘画作品展、摄影展、和感染者对话主题征文等。大学生社团组织者说,组织这些活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婷婷是一名参与组织校际篮球赛的红十字会成员,她说道,“每年世界艾滋病日期间,我们都会散发传单,做条幅签名,但是今年不同了,我们想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尤其是那些以前没有参与过的。”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有大约540万青少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联合国艾滋规划署2008年报告称,全球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40%;每天有大约3000名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60%的青少年没有掌握如何预防艾滋病感染的知识。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数字,中国大约有7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75%的新发感染是通过性传播,20岁?24岁年龄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学生的比例在过去三年中从20.3%上升至39.8%。
中国15-24岁的青少年人口是1.61亿,对性行为日益开放的态度和防艾知识、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艾滋病病毒的威胁下非常脆弱。2009年,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负责、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的的一项关于性与生殖健康可及性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中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婚前性行为或持模糊态度,22.4%曾有性行为,其中超过半数在初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在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只有14.4%能对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回答。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博士在代表联合国系统3家主办机构的发言中,说:“今天我们看到青年人在抗击艾滋病的努力中所表现出的领导力和创造性。他们向我们有力地证明,青年人可以成为遏制艾滋病蔓延、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的主力军。”
巨大红丝带和活动主题横幅
红丝带标志
高校活动展示横幅
联合国机构官员致辞
著名演员周韵参与此次活动
周韵朗读一篇艾滋病感染者的文章
现场高校辩论赛
活动主题曲《日子》及高校学生手语表演
参与此次“全城热爱”高校艾滋病宣传活动获奖的学生和学校社团
参加此次活动的高校学生
参加此次活动的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