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老太太携带艾滋病病毒,病友躲着走,陪护吓跑了,护工趁机涨价,义工李艺却反其道而上,临时充当起老人的孙女。在生命的最后一程,83岁老人感受到了人间冷暖两重天。本月26日,辽宁省红十字会开展“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班“活动,身为中国医大大二学生的义工李艺向同学们讲述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相处的所感所想。
医大学生义务护理艾滋老人
自打上大学,李艺就在课余时间到各家医院当义工,既可以学习医护知识,又能把课本知识早点应用到临床上,她干得很开心。
今年年初,李艺来到一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病房做义工,无意中听到,科里住进来一位83岁的老奶奶,是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大家害怕被感染,没人愿意护理。
“当时也没多想,就和护士要了老奶奶的床位号,然后直接去了。”眼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干瘦,有气无力,看上去疲惫不堪。一见有人来了,老人家努力地睁大眼睛上下打量。“孩子,你不怕被我传染吗?”李艺摇摇头,“奶奶,您别吱声,休息吧。”此时,李艺分明看见老奶奶流下两行热泪。之后,李艺只要一有空就往医院跑,陪老奶奶说话,有时也读书读报给老人听。时间久了,老奶奶越来越信任李艺,也渐渐打开心结畅谈得病的前前后后。
照料儿子却稀里糊涂染上艾滋
原来,老人不是无儿无女,只不过儿子吸毒,还染上了艾滋病病毒。老人为照顾儿子起居,宁肯众叛亲离,坚持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这些年,老人从不把艾滋病病毒当回事儿。有一次,老人家把“重操旧业”的儿子堵在屋里,与其争夺扎毒品的家伙时,针头深深地刺进了自己的指尖。还有一次,老人家得了口腔溃疡,赶巧,儿子切菜时手被刀切了个口子,老人本能地用嘴吸了吸儿子流血的手指,边吸边嘀咕:“儿子,不埋汰,唾沫能消毒……”
李艺说,老人很爱自己的儿子,临死都没有怨恨过儿子一句,反倒是一直在回忆,企图从一个个生活细节中找到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根源。老人说:“要是真知道哪次染上的病毒,我就可以给别人提醒啦!”
好心坦白病情惹出一堆麻烦
生活中,老人家从不注意细节、小事儿,从来没怕过艾滋病病毒。当初,人家通知她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时,她点点头根本没问第二句。这次来医院住院看病,她主动将自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事实告诉给身边人,但没想到,好心提示却惹来麻烦一堆,甚至是歧视和排斥。
老人告诉李艺,儿子常常出门,自己住院没人照顾,就花80元钱雇了个陪护。刚开始,那人还照顾得挺好,等一起吃午饭时,老人就把自己携带病毒的事儿说了。谁承想,陪护说了句“倒霉”,摔下筷子就走。同病房的人也个个躲着她走,老人瞬间变成了瘟神。于是,老人请医院人出面帮忙,找了个专业护工。这回,人家没走,可却把护理费由原来的80元涨到了180元。尽管如此,护工对老人护理也是随心所欲,端屎端尿喂水喂饭还行,碰上老人咳痰费劲时,护工是坚决不伸手,每次都躲得远远的。
善良老人处处为护工着想
老人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艾滋病,病毒到底有多厉害,传播途径是什么。但看到人们躲得远远的,就猜想这病毒应该挺厉害。于是,老人求人买了塑胶手套,还有很多镊子和夹子。每次李艺去陪护,老人就让李艺戴手套,要不然别碰她的东西。老人说是怕李艺碰了自己的东西染上病毒。平时,老人床头常摆的水果是苹果,自打李艺来了,老人床头的水果多出两样:桔子和香蕉。而每次,老人递给李艺的水果只有桔子和香蕉。后来才知道,老人认为桔子和香蕉有外皮保护,吃里面的瓤不能染上病毒。
两个月前,老人因为间质性肺炎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至今,李艺仍记得老奶奶提醒自己倒痰盂戴手套的情景:老人从枕头下辛苦地掏出一副塑胶手套递上来,“孩子,这些东西有毒,戴上点手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