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中央党校教授称艾滋病课程不仅关心领导健康

  • 财新网
  • chain2012
  • 2010-10-25 00:00:00

  “网上有很多误解,认为我们在党校讲艾滋病,是关心领导,让领导干部不要得艾滋病。这样的指责很多,工作开展并不是那么顺利。”

  把艾滋病政策倡导搬进党校课堂,曾一度被谑称为“对领导干部身体健康的特别关心”。不过,自实施十年来,这一中国特色的艾滋病政策倡导体系已初见成效。

  10月20日在中央党校举行的全国党校艾滋病政策倡导经验交流会暨表彰会上,中央党校前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说,要在党内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就要从党校找突破,艾滋病政策倡导进党校讲台“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作为党校艾滋病政策倡导课程的发起人之一,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靳薇教授回忆起十年来在党校开展工作的艰辛,一度落泪。

  “网上有很多误解,认为我们在党校讲艾滋病,是关心领导,让领导干部不要得艾滋病。这样的指责很多,工作开展并不是那么顺利。”她说。

  即便如此,艾滋病倡导课程还是逐渐被党政干部所接受。一位副市长曾对靳薇说:“参加完培训和讨论,我才体会到党校关心的不仅是‘小我’的身体健康,更关心的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党校系统首次引进艾滋病政策课程始于2001年,中央党校“破冰”在全国率先开设该课程。截止到2010年,已有80余所省(市)党校开设艾滋病政策课程;除海南、西藏、上海等,几乎所有省份都有党校开展艾滋病政策的培训和讨论;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4所省市党校将防艾政策列为党校必修课程。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09年10月合作完成的《党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调查研究报告》,全国四省区党校接受过培训的300名学员中,超过七成的人认为培训对防治艾滋病的作用比较大和非常大。该报告同时评价,在党校做艾滋病政策倡导是“中国首创”、“中国特色”。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处主任叶雷在演讲中也指出,利用党政系统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或许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发挥中国行政系统优势的工作模式。

  “河南省利用党和政府的力量,把感染者找出来,给他们很好的照顾,这样就控制了艾滋病的再传播。这件工作如果单靠疾控中心来做,肯定很难。用行政的力量,通过硬指标,就把事情做成了。”叶雷说。

  中国目前仍面临艰巨的艾滋病防控问题。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新发感染者人数达4.8万,预估存活感染者约为74万。虽然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有所减缓,总体呈低流行态势,但感染人数仍旧在增长,并出现受影响人数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等特点。

  靳薇说,在党校开展艾滋病政策倡导,可以影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以此推进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

  但十年的推广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党校开展艾滋病政策倡导工作经费紧张、缺乏管理机构监管、制度化程度不高、覆盖面不足、课程设置待完善、教师队伍不足、难入教学计划、缺乏评估机制等。

  “我们在中国的党校做艾滋病政策倡导,用的却是外国基金会的钱,这也是值得反思的。”靳薇说。

  一位参与授课的党校教授还指出,一些领导干部在接受培训后对艾滋病防控工作有了正确认识,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换了一个干部,工作可能又松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