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6日晚上6点半到8点,一场主题为“见证”的艾滋病烛光纪念活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举行。来自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社区工作者、基金会、政府及相关机构代表,感染者/病人代表、艾滋病宣传员及媒体等各界朋友约100多人共同参加了纪念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多家艾滋病防治草根组织联合发起,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企业抗艾滋病结核和疟疾联合会协办。
“纪念逝者,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烛光纪念活动始于美国旧金山,于1983年由美国健康协会发起,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举行。今年是第27个国际烛光纪念日,全世界有109个国家在这一夜晚一起追思因艾滋病去世的朋友,因为至今艾滋病已夺去了2500万人的生命。今年,也是中国第一次组织全国性烛光纪念活动,预计将有近30个城市共同参加,北京的活动是其中一部分。搜狐网公益频道提供独家网络支持。
活动当晚,首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女士讲话,欢迎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朋友。之后美国大使馆美援项目的季旎女士和大家一起回顾了烛光纪念日发起的历史和意义:二十多年前在旧金山,当时没有任何治疗药物,艾滋病的死亡率,特别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死亡率非常惊人。在痛苦的生存中,一些市民约定了在五月第三个周日晚上,点燃蜡烛上街纪念死难者的行动。
活动特邀一位从山西的农村妇女讲述她的故事:她在生产时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因为当时没有及时查出,导致丈夫和孩子也都感染了,后来,孩子因发病治疗无效而离世,她面临着感染疾病,失去孩子以及社会歧视等多方面的压力和痛苦,但她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的感染者和病人,积极参与当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同伴教育员。
“爱之方舟”感染者支持小组的负责人,孟林先生,是一名艾滋病病人,十多年前死里逃生,在他病危的时候得到了医生和护士细心的照顾,后来他成立了“爱之方舟”感染者支持小组和“感染者联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为感染者和病人争取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他也受邀在纪念活动发表演讲。
由各位嘉宾和朋友带出的纪念活动主题“伤痛的历史”,“破碎的家庭”,和“坚强的意志”,以此见证在困境中生存的人不能没有希望。除嘉宾和朋友分享历史和个人的故事外,在活动现场特设了一道“见证”纪念墙,上面让参与者写上他们因患艾滋病病去世亲友的名字,并将上传至烛光纪念网页。还有首次在现场演出的中国第一首为纪念艾滋病而写的流行歌曲“日子”。两位特地从昆明赶来的歌手晓文和楼书庆,和一群北京的志愿者合唱团一起,在现场带领大家唱出歌中的呼喊,“来吧!来吧!这是不再流泪的日子”。
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著名演员濮存昕先生的演讲和引燃蜡烛下,活动进入高潮阶段。参加活动的嘉宾和朋友,每人手持一支蜡烛,在静默中追思逝者。8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志愿者朗读逝者的姓名。
纪念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寄托哀思的机会;同时也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关怀和支持,改善他们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强公众与他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