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这个来自巴南鱼洞,毕业于巴蜀中学的女孩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Lucky Summer小镇成为一名义工。小镇学校贫穷落后的教学条件、残障儿童纯真的眼神、马赛马拉草原与乞力马扎罗山摄人心魄的自然美景都给紫薇带来太多震撼。她说:“在18岁,我为自己送上了最好的成年礼。”
“中文、地理、唱歌、游戏最受孩子欢迎”
今年18岁的李紫薇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大一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Gapper”国际义工旅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在网上提交了去肯尼亚支教的申请。她说,之所以选择非洲,是因为自己特别向往乞力马扎罗山,而肯尼亚也相对稳定一些。
木柱和铁皮搭成的平房就是学校
好不容易说服父母后,紫薇的非洲之旅从7月23日拉开序幕。几经辗转,她终于来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搭乘出租车来到小镇Lucky Summer时,这里给紫薇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灰尘肆虐的土路,平房,破烂的店铺,整个城市就是灰蒙蒙的一片。”
第一次来到自己支教的教会小学,眼前的景象也让紫薇感到吃惊。“小学就隐藏在路边一堆正在修建的房屋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整个学校只有四间教室,都是木头柱子和铁皮搭成的平房,不遮风也不挡雨。孩子们活动的操场就是一片满是泥土的坝子,漫天都是踢球扬起的灰尘。而教师办公室就是唯一有门的一间房子,铁皮门上写着office。可即便如此,校长告诉我,能到学校上学的已经是条件不错的家庭。”
精心准备音乐课孩子们却不感兴趣
紫薇的到来受到全校100来位学生的热情欢迎,虽说是小学,可这里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大。“我为他们准备了简单的中文课程和音乐、文化课。”
她说,刚开始上课时,由于拿不准孩子们的喜好,时常出现尴尬,“分分钟想下课。”“上课第二天,我精心备课准备了音乐相关的内容,并在电脑里下了不同乐器的旋律,可大家听完一脸茫然,完全不感兴趣。”后来,她渐渐发现中文课很受孩子们喜欢,而地理、游戏、唱歌都是大家喜欢的科目。紫薇说:“后来上课慢慢变成了一件有意义又得心应手的事情。他们脸上甜蜜纯净的笑容有时让我的心都化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校长在得知我要去马赛马拉大草原时,特地嘱咐我拍些照片回来。他说村子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去过,即使离得很近也不曾去。”紫薇说,旅途归来,她在照片上和孩子们分享猛兽、草原,每一个孩子都看得很入迷。
服务残障儿童和艾滋病儿童——
“他用沾满鼻涕的手来牵我,我没有拒绝”
支教之余,紫薇还来到当地残障儿童中心和艾滋病儿童看护中心服务。而回忆起这段记忆,她的眼眶有些发红。
残障儿童中心建在一个贫民窟内,虽然环境简陋破败,却收容了很多自闭症、残疾的孩子。紫薇说,在肯尼亚如果出生时伴有疾病,很多孩子就会面临被抛弃的命运。这样一个小小的收容所,已经来之不易。
紫薇说:“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自闭症男孩,我一进去他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紧紧攥着我的手让我坐下。他把拿到的所有东西当成宝贝一样都给我,有垃圾、瓶盖、塑料袋,后来他坐在地上把鞋子扔出去又捡回来,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她说,后来听说男孩从来不让别人给他换洗衣服,所以浑身有很大一股味道。“他用沾满鼻涕的手来牵我,我没有拒绝,发现他的手有着六根指头时,连片刻的犹豫也荡然无存了。”
一帮来自各地的义工成了紫薇的好友。她将他们都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每天在接待之家都很热闹,这些学长学姐来自北大、港大、南加大、斯坦福、剑桥等各大知名学府,跟他们在一起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
登上乞力马扎罗山——
“每个人穿4双袜子两三件羽绒服登顶”
除去难忘的支教经历,东非的自然美景也给紫薇带来巨大的震撼,回忆起用六天时间攀登的乞力马扎罗山,她说下山后自己的第一句话就是,“再也不会爬山了。”
“最后几天,我和两个中国女孩还有一位德国义工一起组队攀登了乞力马扎罗山,我们花了四天时间登上山顶,每一天我们都差点要放弃。”紫薇说,由于高原反应和完全原始的攀登路线,最困难的时候,三个女孩一边吐,一边抱在一起哭。“我们睁眼就开始爬山,到了营地倒头就睡,不能洗漱一身的味道自己都嫌弃。最冷的山顶每个人穿了4双袜子,两三件羽绒服。”
“在山顶签到盖章时,我发现自己是近段时间里登顶的最年轻的中国人。”
为什么同意孩子去“冒险”
“孩子一直很独立,出行前做了详细规划”
前天凌晨2点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非洲之行,紫薇回到重庆。等待她的是早已守在机场的父母,和家里一桌喷香的饭菜。
昨天下午,我们在渝中区见到了紫薇和她的父母,女孩将电脑里的照片、视频逐一翻出来,兴奋地讲述着一个月来的经历。她说,这趟旅程让她更加满足与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看着平安回来的女儿,李爸爸和妈妈郑女士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关于非洲的新闻,心里一直是悬起的。”
为什么同意女儿出门“冒险”,郑女士说,自己是被女儿一份《赞助申请书》打动的,里面的规划十分详细,看得出孩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孩子一直很独立,我们也希望她做个勇敢,有想法的人。”
郑女士说,在紫薇读高一时,就主动提出要帮助丰都一家留守儿童,一家人专门到丰都陪他们过年,这几年来帮助一直没有间断。“虽然我们能给的物质有限,但我希望能在精神上起到作用。就像紫薇这次支教,对于她的意义肯定多于普通旅行。她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拥有快乐的经历和收获,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