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三区三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四川省凉山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当地防治人员工作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国家重点地区艾滋病防治培训班”分别于2018年5月29日-6月1日、7月10-13日在西昌市、喀什市举办。
详情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进一步解读了《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新特点。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其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详情中国的艾滋病流行,最早就是吸毒。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几乎95%以上都是吸毒传播。针对吸毒传播艾滋病,中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到现在的话,吸毒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在新报告的数据只有4%不到。
详情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在今年禁毒日之前,中央召开会议,提出“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改变了自2005年起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这种口号。之前禁毒和防艾紧紧关联,是因为注射毒品曾是艾滋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型毒品的演变,禁毒力度加大,这种传播在慢慢减少。
详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四川大凉山首先要解决的是脱贫问题。其实艾滋病对那里的百姓侵害更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详情艾滋病规划署方案协调委员会第42次会议于6月26日至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 西迪贝在开幕式上介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进展,并概述了今后的挑战和机遇。他强调说,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进展不平衡和脆弱,要求到2030年重新关注并共同致力于结束艾滋病流行。
详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Sulav Duwal和Max von Kleist开发出一种新的数学模拟方法,可用于预测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和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药物的疗效,这有助于阻止HIV感染。这种框架可能有助于简化新型PrEP药物开发。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6月14日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ybrid stochastic f
详情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系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猫科免疫缺陷病毒(FIV)逆转录酶的三维蛋白质结构,也因此揭示了抵抗这种病毒的机制,为进一步治疗抵抗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该最新研究发现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著名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详情6月22日在四川省西昌学院活动中心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中,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登台和大学生们互动,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陈道明一登台就告诉大家:“我履新了。”这对在场的多数人而言,有些不明就里。陈道明所谓履新是这样的,两天前的6月20日晚在四川西昌邛海宾馆,陈道明接过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崔丽手中的大红聘书——红丝带健康大使,至此这个表演艺术家又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肩,为健康中国、为2020年艾滋病达到三个百分之九十而助力加油。
详情